[发明专利]益母草提取物调节子宫平滑肌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1406.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2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彭成;熊亮;戴鸥;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P15/00;C07H17/07;C07H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益母草 提取物 调节 子宫 平滑肌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益母草提取物调节子宫平滑机的新用途,属于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益母草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小便不利、水肿等。
目前研究表明,益母草水提取物、水提醇沉提物、醇提物均能增加大鼠离体子宫的张力、收缩强度、频率和子宫活动力。但有学者发现,益母草对子宫存在双向调节作用,既能兴奋处于抑制状态的子宫,又能抑制处于兴奋状态的子宫。由于中药成分比价复杂,推断益母草对子宫的双向调节作用可能是由其含有的不同有效成分造成的。
目前,益母草的有效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碱和二萜类,但也有研究发现,益母草总黄酮对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说明黄酮类物质也是益母草的有效成分之一,但并不清楚具体是何种黄酮类物质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益母草黄酮类提取物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斯皮诺素在制备调节子宫平滑肌的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治疗痛经的药物。
进一步地,上述斯皮诺素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1)取益母草药材,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得正丁醇浸膏;
(2)取正丁醇浸膏,用大孔树脂色谱柱分离,依次以乙醇:水=10:90、30:70、50:50、70:30、95:5(v/v)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得A、B、C、D、E五个洗脱部分;
(3)取组分B,用树脂色谱柱分离,依次以甲醇:水=30:70、50:50、70:30、100:0(v/v)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追踪,合并含有相似组分的洗脱液,共获得B1、B2、B3、B4、B5、B6、B7七个洗脱部分;
(4)取含有斯皮诺素的组分B4,采用凝胶色谱柱,用甲醇:水=50:50(v/v)进行洗脱,根据薄层追踪,合并含有相似组分的洗脱液,得到含斯皮诺素的洗脱液B4-6,析出沉淀,过滤,即得斯皮诺素。
本发明还提供了蒙花苷在制备调节子宫平滑肌的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治疗痛经的药物。
进一步地,上述蒙花苷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1)取益母草药材,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得正丁醇浸膏;
(2)取正丁醇浸膏,用大孔树脂色谱柱分离,依次以乙醇:水=10:90、30:70、50:50、70:30、95:5(v/v)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得A、B、C、D、E五个洗脱部分;
(3)取组分C,用树脂色谱柱分离,依次以甲醇:水=20:80、30:70、50:50、60:40、80:20、100:0(v/v)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追踪,合并甲醇:水=80:20时的洗脱液,回收溶剂,得到组分C4;
(4)取组分C4,采用凝胶色谱柱,用二氯甲烷:甲醇=50:50(v/v)进行洗脱,根据薄层追踪,合并含有相似组分的洗脱液,回收溶剂,得到目标组分C4-2;
(5)取组分C4-2,过反相中压色谱柱,以甲醇:水:冰醋酸=20:80:0.1、30:70:0.1、40:60:0.1、50:50:0.1、60:40:0.1、80:20:0.1、0:100:0.1(v/v)为洗脱剂进行洗脱,根据薄层追踪,收集甲醇:水:冰醋酸=50:50:0.1(v/v)的洗脱液,回收溶剂,得到组分C4-2-5;
(6)取含有蒙花苷的组分C4-2-5,过硅胶色谱柱,用二氯甲烷:甲醇=100:1、50:1、20:1、10:1、5:1、3:1、0:100(v/v)进行洗脱,根据薄层追踪,收集二氯甲烷:甲醇=3:1的洗脱液,析出沉淀,过滤,即得蒙花苷。
本发明还提供了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在制备调节子宫平滑肌的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治疗痛经的药物。
进一步地,上述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1)取益母草药材,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得正丁醇浸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1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真菌的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