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简易停车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9420.0 | 申请日: | 201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3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伍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峰田 |
主分类号: | E01F13/02 | 分类号: | E0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杆 固定管 连接触点 连接端口 照明灯 连通 连接螺纹 螺纹连接 照明装置 内螺纹 电源 停车 简易 照明回路 照明作用 上端 管内 下端 预埋 升降 地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停车桩,包括活动杆(1)、固定管(3)和照明装置,固定管(3)预埋于地下,活动杆(1)下端设有连接螺纹(11),固定管(3)上下部管内均设有内螺纹(31),使活动杆(1)可与固定管(3)上下部螺纹连接;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灯(2)、电源(4)、连接触点(111)和连接端口(31),照明灯(2)设在活动杆(1)的上端,连接触点(111)设在活动杆(1)的连接螺纹(11)上,连接端口(31)设在固定管(3)上部的内螺纹(31)处,照明灯(2)和连接触点(111)连通,连接端口(31)和电源(4)连通。本装置通过螺纹连接可实现活动杆(1)的升降,同时也可连通整个照明回路,实现照明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桩,尤其涉及一种可照明和自由升降的简易停车桩。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汽车保有量一直持续上升,随之而来的停车难的问题成为城市日常管理的难点,在市内停车位较少的地方,一般都会在道路两旁划定指定的区域方便停车,很多驾驶者停车的时候容易发生刮蹭碰到撞到停车桩,而现有的停车桩直接固定于底面上,无法实现升降,在停车时往往容易造成造成停车桩的破损和车辆的损坏等,使得实际使用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供照明和自由升降的简易停车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简易停车桩,包括杆状活动杆、固定管3和照明装置,固定管预埋于地下,活动杆下端设置有连接螺纹,固定管上下部管内均设置有与连接螺纹适配的内螺纹,使得活动杆可与固定管上下部螺纹连接;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灯、电源、连接触点和连接端口,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活动杆的上端,连接触点设置在活动杆下端的连接螺纹上,连接端口设置在固定管上部的内螺纹处,照明灯和连接触点连通,连接端口和电源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实际使用方便。本装置通过在活动杆下端设置连接螺纹和固定管上下部设置适配的内螺纹,通过与上下部的连接实现活动杆的升降,同时在活动杆和固定杆上分别设置有照明灯、电源、连接触点和连接端口,一旦活动杆与固定管上部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此时整个固定杆是伸出状态,使得连接触点和连接端口连通,从而将整个照明回路连通,实现整个装置照明作用。这种结构便于人们在黑夜中认清活动杆的位置,可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活动杆1,连接螺纹11,11连接处点,照明灯2,固定管3,内螺纹31,连接端口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简易停车桩,包括杆状活动杆1、固定管3和照明装置,固定管3预埋于地下,活动杆1下端设置有连接螺纹11,固定管3上下部管内均设置有与连接螺纹11适配的内螺纹31,使得活动杆1可与固定管3上下部螺纹连接;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灯2、电源4、连接触点111和连接端口31,所述照明灯2设置在活动杆1的上端,连接触点111设置在活动杆1下端的连接螺纹11上,连接端口31设置在固定管3上部的内螺纹31处,照明灯2和连接触点111连通,连接端口31和电源4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装置通过在活动杆1下端设置连接螺纹11和固定管3上下部设置适配的内螺纹31,通过与上下部的连接实现活动杆1的升降,同时在活动杆1和固定杆3上分别设置有照明灯2、电源4、连接触点111和连接端口31,一旦活动杆1与固定管3上部的内螺纹31螺纹连接,此时整个固定杆3是伸出状态,使得连接触点111和连接端口311连通,从而将整个照明回路连通,实现整个装置照明作用。这种结构便于人们在黑夜中认清活动杆1的位置,可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峰田,未经伍峰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9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