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物垃圾洁净破碎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8897.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4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铭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铭禧 |
主分类号: | E03C1/266 | 分类号: | E03C1/2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225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物 垃圾 洁净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食物垃圾洁净破碎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给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大大增加城市的生活垃圾的排放量。现代生活垃圾的一半以上是食品垃圾,每年政府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垃圾的处理,但都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排放量。早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就针对垃圾处理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发明了食品垃圾处理器并在今后的几年里得到广泛推广使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一机器在美国家庭的普及率达到95%以上。尽管这个行业在国外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所以,在中国家庭中并不常见。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生活环境更高追求,食品垃圾处理器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现有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对食物粉碎度不高,导致大量食物垃圾仍然卡滞在进入下水道的下水管中,堵塞下水管,实用性差,且粉碎不彻底致使垃圾腐败、变质,臭味进入厨房难以消散,在进行粉碎的过程中需要持续补入纯净的自来水以带动粉碎后的残渣流向下水道,耗水量大、浪费水源,且食物垃圾处机长时间使用后,其内壁会累积残留粉碎后的残渣,残渣长久不清除会滋生细菌,也会使食物垃圾处理机向外散发臭味,因此,研发具有自洁净功能的环保型的食物垃圾粉碎机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物垃圾洁净破碎机,本发明使食物垃圾粉碎彻底、粉碎效率高、实用性强、节约水资源,对回收的液体进行消毒杀菌同时用于上腔室内的消毒杀菌,一举两得。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食物垃圾洁净破碎机,机体内部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机体由上至下分隔成上腔室、中腔室、下腔室,包括:
电机,其设置在所述中腔室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隔板进入所述上腔室竖直向上设置;
第一旋转体,其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所述第一旋转体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一旋转体包括转盘、分流台及第一刀体,所述转盘水平设置,所述分流台位于所述转盘的中央正上方处,所述第一刀体包括多个弧形刀和多个扇形刀,多个弧形刀沿所述转盘的周向均匀设置,多个扇形刀沿所述分流台的周向均匀设置,且弧形刀与扇形刀相对设置;
第二旋转体,其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所述第二旋转体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体的下方,所述第二旋转体包括一个圆锥体旋转座和均匀设置在圆锥形旋转座上的多个第二刀体,所述圆锥体旋转座的底面垂直于所述输出轴,所述第二刀体为沿所述圆锥形旋转座的母线设置的刀片;
入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入料管设置在所述上腔室的顶部,所述入料管的管壁上设有支口,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上腔室的侧壁上,所述出料管的管壁上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上覆盖设置有过滤网;
回收盒,其设置在所述出料管的下方,所述回收盒的顶部敞开,并与所述缺口密封吻合,所述回收盒的底部设有漏液口,所述回收盒的内部包括:
漏斗,其具有上开口好和下开口,所述上开口与述回收盒的顶部吻合;
储液盒,其设置在所述回收盒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漏斗的外围,所述储液盒具有一注液口,所述注液口贯穿所述回收盒的侧壁,所述储液盒底部设有流液口;
流液开关组件,其包括第一支板、立板、第二支板、塞杆、弹簧、塞子,所述第一支板水平固设在所述储液盒底部,所述立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板固设在所述第一支板下表面上,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立板枢接,所述第二支板位于所述下开口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第一支板夹设所述立板,所述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板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流液口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设在所述储液盒的顶部,所述塞子套设在所述塞杆上,并位于所述储液盒内部;
其中,所述塞杆与所述下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立板的两侧,当所述下开口没有液体流出时,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且所述塞子塞紧所述流液口,当所述下开口有液体流出时,所述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且所述塞子脱离所述流液口;
连接口和出液口,所述连接口和出液口设置在所述下腔室的相对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漏液口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支口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隔板水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隔板水平设置,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上腔室的侧壁上并靠近所述第一隔板向下倾斜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铭禧,未经孙铭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8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