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水葫芦、草鱼和环棱螺净化富营养水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8104.1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7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军;钟春妮;秦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水葫芦 草鱼 环棱螺 净化 营养 水体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水葫芦、草鱼和环棱螺净化富营养水体的方法。首先,选用水葫芦吸收富营养水体中的氮磷,其次,选用草鱼摄食水葫芦的根部来控制水葫芦的过度繁殖,最后,选用环棱螺摄食包括草鱼的粪便在内的有机碎屑进一步降低了富营养水体中的氮磷。利用水葫芦、草鱼和环棱螺三者协同作用,使富营养水中的总氮量降低78%,总磷量降低70%,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净化富营养水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水葫芦、草鱼和环棱螺净化富营养水体的方法,属于水体环境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淡水水体富营养化已很严重,水体富营养的最主要营养盐是氮和磷,因此降低富营养水体中的氮磷是净化富营养水体的最根本的方法。目前降低富营养水体的氮磷的方法有三类。其一是物理疏浚,即通过将富营养水体的底泥清除,底泥是水体氮磷的营养库,所以清除底泥可实现降低水体氮磷营养,然而该方法所需投入的资金很高,不适于长期使用;其二是投放化学锁磷剂,锁磷剂可与水体中的磷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然而,锁磷剂无法降低水体中的氮浓度,另外锁磷剂只是将磷暂时固定在底泥中,并未从水体中移除,经过一段时间,磷还是会释放回水体。因此需要一种新方法来净化富营养水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水葫芦、草鱼和环棱螺净化富营养水体的方法,首先,选用水葫芦吸收富营养水体中的氮磷,其次,选用草鱼摄食水葫芦的根部来控制水葫芦的过度繁殖,最后,选用环棱螺摄食包括草鱼的粪便在内的有机碎屑进一步降低了富营养水体中的氮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葫芦的投放面积占富营养水体面积的1/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葫芦在富营养水体中的投放密度为3千克/米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围格将所述水葫芦围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草鱼在富营养水体中的投放密度为0.5千克/米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草鱼的单个体重为0.25千克/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棱螺在富营养水体中的投放密度为1.0千克/米2。
在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水葫芦、草鱼和环棱螺净化富营养水体的方法中,水葫芦具有快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的能力,草鱼是草食性鱼类,可以利用草鱼摄食水葫芦的根部达到控制水葫芦的过度繁殖,从而减少了人工打捞水葫芦的成本,并且通过出售草鱼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环棱螺是底栖动物,摄食草鱼的粪便等有机碎屑进一步降低了水体中的氮磷。本发明利用水葫芦、草鱼和环棱螺三者协同作用,使富营养水中的总氮量降低78%,总磷量降低70%,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净化富营养水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水葫芦、草鱼和环棱螺净化富营养水体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江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8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