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液提取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7627.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2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涛;高茜;李雪梅;张承明;耿永勤;陈建华;缪恩铭;刘欣;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罗继元 |
地址: | 65023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前处理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固液提取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固液提取是利用有机或无机溶剂将固体样品中的可溶性组分溶解,使其进入液相,再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操作过程。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液提取在日常生活与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固液提取主要有煎煮法、浸提法、蒸馏法、回流法和索氏提取法等技术。其中,煎煮法简便易行,但提取液中杂质较多,不利于目标物的提纯分离;浸提法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以及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天然植物的提取,但该法提取时间长,提取效率不高;蒸馏法可以分离挥发性不同的物质,能够提取分离挥发性较强的物质;回流法提取效率较冷浸法高,但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用此法,且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索氏提取法是一种动态的连续回流提取技术,操作简便,溶剂用量较普通回流法少,提取效率则明显高于普通回流,但不适用于提取热稳定性差及挥发性强的物质。可见,五种提取技术各有特点,其中,索氏提取法以明显高于其他四种方法的提取效率、蒸馏法以能够分离不同挥发性组分的优点受到化学分析工作者的青睐。
如前所述,蒸馏法和索氏提取法是分析化学中两种常规的提取技术。由于索氏提取法是利用提取液受热蒸发所得溶剂进行循环提取,所以通常是用于提取热稳定性好、不易挥发的成分;蒸馏是利用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过程,能够实现低沸点易挥发物质的提取。可见,两种提取方法适合提取的物质是不同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如果需要对同一个固体样品中挥发性强的物质和挥发性弱的物质进行提取,则需要称取两份样品,并采用蒸馏设备和索氏提取设备分别对两份样品进行提取方能实现。目前没有在同一装置内实现固体样品中易挥发及不易挥发组分提取的技术。该种提取方式不仅操作繁琐,而且需要耗费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试剂、人力、物力,严重影响检测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节省时间且提取成本低的用于固液提取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固液提取的装置,包括索氏提取器;所述索氏提取器包括提取瓶、提取管、第一冷凝管以及设置于提取管两侧的虹吸管和第一蒸汽导管;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内管下端处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一蒸汽导管下端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提取管内的下部设置具有通孔的隔板,将提取管分隔为上下两个相通的腔体;所述隔板的高度低于虹吸管的顶端;所述提取管的腔体上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一连接管连接有第二冷凝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提取管的下部腔体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一第二蒸汽导管与提取瓶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冷凝管采用球形冷凝管。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冷凝管采用蛇形冷凝管。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及第四阀门均采用旋塞开关。
优选的是,所述提取瓶与提取管通过磨口塞密封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提取管与第一冷凝管通过磨口转接头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管与第二冷凝管通过磨口转接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现在同一装置内固体样品中易挥发及不易挥发组分的分别提取,显著减少了提取剂用量及样品耗用量;由于不需要称量两份样品,也不需要在两套设备上分别提取易挥发和不易挥发的成分,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试验时间;而且操作简单,只需通过控制几个阀门即可实现同一装置内易挥发和不易挥发物质的分别提取,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提取瓶;2-提取管;3-第一冷凝管;4-第二冷凝管;5-第一蒸汽导管;6-虹吸管;7-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9-第二蒸汽导管;10-第一连接孔;11-第三阀门;12-第四阀门;13-连接管;14-第二连接孔;15-隔板;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7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频斜管淤泥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