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物联平台中设备加密及传输加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6398.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6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薛长青;孙善宝;张爱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6 | 分类号: | H04L9/06;H04L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阚恭勇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物联 平台 设备 加密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安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云物联平台中设备加密及传输加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快速,需要接入的终端设备急剧增长,物联网平台层出不穷,物联网安全越来越重要。
随着信息科技发展,各种各样的智能终端设备应用在各行业,传统物联网向云物联开始转变。云物联平台接入终端种类越来越多,数量也急剧增长,如何保证终端设备认证安全,以及传输安全是云物联平台面临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云物联平台中设备加密及传输加密的方法。采用RSA算法生成公钥和私钥通过平台认证服务的方式保证设备的安全接入。通过AES加密的方式保证设备到平台通讯传输过程中数据加密,保证数据信息不被截取篡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云物联平台中设备加密及传输加密的方法,
设备端生成公钥和私钥通过SDK提供的API连接平台认证服务进行认证,通过认证后生成安全的公钥和私钥,设备通过安全认证和平台进行通讯,数据安全上报以及平台安全下发控制指令;同时设备到平台传输过程中进行AES加密,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窃取以及篡改。
平台生成的SDK中提供API和平台对接,并通过用户名口令的方式,连接平台,用户名和密码分别为租户管理员和密码。
设备通过口令连接平台后,通过平台生成设备安全认证公钥和私钥,并且公钥和私钥只针对此租户有效。
云物联平台中的安全认证模块为租户提供独享安全认证,为其应用提供安全认证服务。
云物联平台中对设备的认证包含两种,一种是可信赖服务,一种需要安全认证服务;
可信赖只需在平台创建应用场景时标注可信赖,下发的SDK到终端不用通过安全认证,自动完成接入;
应用需要安全认证服务,就需要口令的方式登录生成安全的公私钥;同时,生成安全公私钥的客户端程序是独立存在的;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其它情况连接平台失败。
租户管理员登录平台创建的应用是可信赖的情况
1)、通过租户管理员口令登录平台客户端
2)、登录平台创建应用,选择可信赖,配置应用相关属性,创建应用生成SDK
3)、设备端直接集成SDK完成和平台的对接。
安全认证服务过程如下:
1)、通过租户管理员口令登录平台客户端,创建应用
2)、登录平台创建应用,选择安全认证选项,配置应用相关属性,生成SDK
3)、客户端服务集成SDK,通过租户名和密码连接平台认证,生成公私钥
4)、复制安全公私钥到设备终端,并集成应用SDK,完成平台安全认证服务,进行数据的报送,指令的下发。
设备连接平台分两种,一种不需要平台认证,可信赖的设备,这种设备生成公钥和私钥不需要平台认证服务直接可以连接平台;另外一种需要设备向平台认证服务,一般为保证设备安全接入选择设备认证服务。设备向平台注册、认证服务,获取连接平台的能力。设备端生成公钥和私钥是采用RSA算法。RSA 算法是高强度非对称加密系统,密钥长度少则512位,多则2048位,非常难破解,至今尚未有人能破解超过1024位以上的RSA。除了设备进行认证服务,采用AES加密算法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加密算法通常分为对称性加密算法和非对称性加密算法,对于对称性加密算法,信息接收双方都需事先知道密匙和加解密算法且其密匙是相同的,之后便是对数据进行。对称性算法中AES算法有着更高的速度和资源使用效率,安全级别也较之更高了,被称为下一代加密标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终端设备生成公钥和私钥并想平台进行认证获取连接平台的能力,保证了设备接入的安全。
2.设备端到平台的数据传输过程中AES加密保证数据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6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