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型固化剂及其制备工艺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7233.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9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任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柳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16 | 分类号: | B22C1/16;B33Y7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王庆海;刘军锋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固化剂 覆膜砂 制备 聚乙烯醇缩丁醛 耐热性 羧甲基纤维素 丙烯酸树酯 聚丙烯酰胺 水溶性硅油 二硫化钼 酚醛树脂 聚乙烯醇 耐老化性 去离子水 三乙醇胺 使用寿命 制备工艺 耐候性 石蜡油 椰油胺 重量份 钛白粉 粘合 成型 应用 打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型固化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酚醛树脂10‑2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8‑18份、聚乙烯醇4‑12份、水溶性硅油5‑10份、三乙醇胺3‑8份、聚丙烯酰胺10‑20份、椰油胺2‑8份、石蜡油5‑15份、羧甲基纤维素4‑12份、丙烯酸树酯粉末4‑10份、钛白粉3‑9份、二硫化钼6‑12份以及去离子水20‑3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的成型固化剂在3D打印覆膜砂成型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成型固化剂能够提高覆膜砂的粘合强度,提高了覆膜砂的耐热性、耐老化性等耐候性,延长了覆膜砂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成型固化剂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成型固化剂及其制备工艺,以及成型固化剂在3D打印覆膜砂成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固化剂又名硬化剂、熟化剂或变定剂,是一类增进或控制固化反应的物质或混合物。固化是通过添加固化(交联)剂来完成的。
固化剂的品种对固化物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水性、耐腐蚀性等都有很大影响,一般地说,使用固化温度高的固化剂可以得到耐热优良的固化物。为了提高固化物的耐候性,相应的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固化剂。
固化剂广泛应用在混凝土制备工艺、土壤固化技术、道路工程施工中、覆膜砂制备等等。
覆膜砂,砂粒表面在造型前即覆有一层固体树脂膜的型砂或芯砂。覆膜砂主要用于制备铸钢件、铸铁件等。传统铸造行业开发新产品需要先开模具、再制芯、组芯、最后浇铸,耗时长,成本高,效率低;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铸造中,节省了开模具、制芯等工序的,极大的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效率。但是由于传统铸造工艺中采用的覆膜砂在强度、稳定性、耐高温等性能方面的不足,应用3D打印覆膜砂替代传统覆膜砂使用在3D打印技术上成为必然趋势。
3D打印覆膜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成型固化,而目前使用的较为常见的成型固化剂为乌洛托品,虽然使用乌洛托品能够达到成型固化的效果,但是其无法提高覆膜砂的耐候性。况且,乌洛托品具有易燃性和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危险系数较高,需要有能够提高覆膜砂耐候性且安全的成型固化剂取而代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3D打印覆膜砂耐候性的成型固化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成型固化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酚醛树脂10-2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8-18份、聚乙烯醇4-12份、水溶性硅油5-10份、三乙醇胺3-8份、聚丙烯酰胺10-20份、椰油胺2-8份、石蜡油5-15份、羧甲基纤维素4-12份、丙烯酸树酯粉末4-10份、钛白粉3-9份、二硫化钼6-12份以及去离子水20-30份。
一种上述成型固化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酚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水溶性硅油、石蜡油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后得混合物A;
B、将三乙醇胺、聚丙烯酰胺、椰油胺、羧甲基纤维素、二硫化钼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后得混合物B;
C、取上述混合物B加入到上述混合物A中,再加入丙烯酸树脂粉末、钛白粉和去离子水,混合后水浴加热,且不断搅拌,之后缓慢冷却至常温,即得到成型固化剂。
更进一步的,混合物A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酚醛树脂10-2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8-18份、聚乙烯醇4-12份、水溶性硅油5-10份、石蜡油5-15份。
更进一步的,混合物B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三乙醇胺3-8份、聚丙烯酰胺10-20份、椰油胺2-8份、羧甲基纤维素4-12份、二硫化钼6-12份。
更进一步的,步骤C中丙烯酸树脂粉末、钛白粉和去离子水的重量份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柳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柳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7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