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棕果加热捣碎分离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5883.1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邵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环宇 |
主分类号: | B02C18/10 | 分类号: | B02C18/10;B02C18/18;B02C18/16;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棕 加热 捣碎 分离 | ||
一种油棕果加热捣碎分离机,包括电机和机架,所述电机置于机架的上部,机架内置料筒,料筒两侧设有蒸汽口,料筒内依次设有捣碎刀、捣碎拨刀和拨刀,拨刀下部设有隔板,隔板穿过料筒置于机壳上,所述料筒内部垂直置有旋转轴,料筒底部设有分离笼,料筒下部设有果核斗,果核斗的两侧设有果肉斗,果肉斗上部设有撑杆,撑杆置于机壳上,所述果核斗的下部设有果肉盆;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机结构紧凑,功率消耗低,减少了作业工序。经初步试验,简易油棕果加热捣碎分离机运行良好,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对杀酵后的油棕果的加热捣碎分离作业,达到了预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棕果加热捣碎分离机。
背景技术
油棕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油料作物,其果肉含油率46%~50%,果仁含油率50%~60%,单位面积产油量与其它油料作物相比,是花生的5倍、菜籽的10倍,大豆的12倍,平均年产毛棕榈油4~8t/hm2,故有“世界油王”之称,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生物质能源等领域,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油棕的主要产品是棕榈油和棕仁油。棕榈油从果肉中提取而成, 被称为“饱和油脂”,因为它含有50%的饱和脂肪酸,其中主要是棕榈酸,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还有少量亚油酸。棕榈油精炼后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用油脂,食品工业还可以制人造奶油、起酥油、炸用油、代可可脂,工业上可作肥皂、润滑油、化妆品等, 也是纺织业、制革业、铁皮镀锡的辅助剂等。棕仁油从果仁中提取而成,棕仁油中的脂肪酸中约有80%是饱和酸,其中主要是月桂酸,其次是豆落酸。棕仁油味美,除直接食用和制造人造奶
油外,还用于制造高级肥皂、香皂和各种化妆品。
因棕油分布在油棕果肉里的油细胞组织内,由细胞壁所包围,为使油脂能顺利地提取出来,就必须破坏细胞壁。同时果肉和果仁中所含油料从成分和用途都各不相同, 因而工艺上要求必须进行分离。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棕果加热捣碎分离机,包括电机和机架,所述电机置于机架的上部,机架内置料筒,料筒两侧设有蒸汽口,料筒内依次设有捣碎刀、捣碎拨刀和拨刀,拨刀下部设有隔板,隔板穿过料筒置于机壳上,所述料筒内部垂直置有旋转轴,料筒底部设有分离笼,料筒下部设有果核斗,果核斗的两侧设有果肉斗,果肉斗上部设有撑杆,撑杆置于机壳上,所述果核斗的下部设有果肉盆。
所述分离笼由直径为2mm的钢丝呈圆环型平行排列固定而成。
所述钢丝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钢丝间的间距为7mm。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机结构紧凑,功率消耗低,减少了作业工序。经初步试验,简易油棕果加热捣碎分离机运行良好,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对杀酵后的油棕果的加热捣碎分离作业,达到了预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油棕果加热捣碎分离机,包括电机1和机架2,所述电机1置于机架2的上部,机架2内置料筒3,料筒3两侧设有蒸汽口4,料筒3内依次设有捣碎刀5、捣碎拨刀6和拨刀7,拨刀7下部设有隔板8,隔板8穿过料筒3置于机壳10上,所述料筒3内部垂直置有旋转轴9,料筒3底部设有分离笼11,料筒3下部设有果核斗13,果核斗13的两侧设有果肉斗14,果肉斗14上部设有撑杆12,撑杆12置于机壳10上,所述果核斗13的下部设有果肉盆15。
所述分离笼11由直径为2mm的钢丝呈圆环型平行排列固定而成。
所述钢丝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钢丝间的间距为7mm。
工作原理如下:
启动电机1后,捣碎分离机开始运转,将外购电锅炉产生的蒸汽从蒸汽口4通入机壳10中,机壳10中的刀具在电机1的驱动下快速旋转,推动蒸汽向下流通,为整个机体加热,以保证所有进入机体的料果充分受热,降低果肉中油的粘度,破坏油和水形成的乳化状态,有利于棕榈油的流动析出。料果进入分离笼11后,经过捣碎刀5、捣碎拨刀6和拨刀7的层层捣碎拨甩, 配合分离笼11和隔板8的栅栏,实现料果的充分捣碎分离。最后捣碎的果肉经果肉斗14收集汇入果肉盆15中, 果核经果核斗13收集分离而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环宇,未经邵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58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