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灯芯原理降低淤泥含水率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0742.0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3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谈云志;陈瑞;曹玲;左清军;汪洪星;明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灯芯 原理 降低 淤泥 含水率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淤泥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利用灯芯原理降低淤泥含水率的装置及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港口航道和海岸工程日益增多。为保证河道通畅运行、改善湖泊水质,每年均会开展大规模的疏浚与清淤行动,从而产生大量的淤泥。淤泥通常具有黏粒含量高、含水率高、强度低、渗透性差等特点,难以在工程中直接利用。淤泥能否得到资源化利用,首选要降低淤泥含水率。目前,主要通过摊铺堆积自然蒸发的方式降低淤泥的含水率。但淤泥蒸发后在表面会形成一定厚度的致密层,阻隔下部淤泥的水分继续蒸发,严重影响了自然蒸发降低淤泥含水率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灯芯原理降低淤泥含水率的装置及方法,利用纤维吸水棒迈入到淤泥内,将深部淤泥水分迁移到表面蒸发处理。本装置利用自然动力降低淤泥的含水率,既能加快淤泥内水分蒸发速度,降低淤泥含水率,提高了淤泥的力学强度;又能减小治理淤泥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利用灯芯原理降低淤泥含水率的装置,包括连接蒸发板与淤泥的纤维吸水棒;所述纤维吸水棒顶部镶嵌于蒸发板内的棉絮层;在棉絮层的顶层镶嵌有多孔毛毯层,棉絮层的底层铺设有钢丝网,钢丝网通过其底部的固定栓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栓固定在塑料排水板上,所述塑料排水板下层设置橡胶固定板,橡胶固定板紧贴于淤泥表面。
所述蒸发板内由上至下设置有吸光染料层、多孔毛毯层、棉絮层、钢丝网和塑料排水板。
所述纤维吸水棒采用高吸水性树脂制成。
所述多孔毛毯层采用纺织废弃棉质物制成。
所述多孔毛毯层的表面涂抹一层吸光染料层。
所述多孔毛毯层四周设置油腻子。
所述棉絮层采用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
所述纤维吸水棒上部镶嵌于棉絮层,下部穿过橡胶固定板直接迈入淤泥内。
所述棉絮层上部镶嵌于多孔毛毯层内。
采用任意一项装置降低淤泥含水率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将利用灯芯原理降低淤泥含水率的装置进行组装,并其纤维吸水棒伸入到淤泥内部,并保证橡胶固定板紧贴在淤泥的表层;
Step2:静放一段时间,纤维吸水棒吸收淤泥中的水分,纤维吸水棒中的水分在毛细作用下向上迁移到为棉絮层,棉絮层中水分部分继续向上迁移到多孔毛毯层蒸发掉;部分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钢丝网滤到塑料排水板蒸发掉;
Step3:淤泥表面有致密层,淤泥表面致密层阻碍空气进入淤泥内,从而保证淤泥内近似处于恒压状态,随着淤泥中的水分不断被迁移和蒸发,淤泥内孔压逐渐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会变得更密实,进而促进淤泥中的水分更快地渗透到纤维吸水棒内,形成一个吸水-蒸发-压缩-吸水的降水循环,加快淤泥内水分的蒸发过程。
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把高含水率淤泥内水分迁移到表面蒸发,快速均匀地降低淤泥含水率,提高淤泥降水的效率;
2、原位降低淤泥含水量,回避了翻晒降水占地多、污染大和耗时长等缺点;
3、可与堆载预压法联合,更加快速降低淤泥含水率,提高淤泥的固结度;
4、上述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方便,而且使用方便,能够将很多装置联合使用,进而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增加了淤泥脱水效率,有效的降低了传统方法的施工成本。
5、传统的泥浆分离过程中还需要添加混凝剂,所添加的化学药剂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坏,而采用本发明的装置无需任何的添加剂,也无需大型设备,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降低淤泥含水率装置的剖面图。
图2为蒸发区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降低淤泥含水率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吸水棉絮层与多孔毛毯层镶嵌详图。
图5为纤维吸水棒与吸水棉絮层镶嵌详图。
图6为本装置降低淤泥含水率的过程示意图。
图中:多孔毛毯层1、棉絮层2、钢丝网3、油腻子4、固定栓5、塑料排水板6、橡胶固定板7、纤维吸水棒8、蒸发板9、吸光染料层10、致密层11、外界大气压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0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潜孔弧门底水封的改进方法及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透气塑型紧身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