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给液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5446.1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毛春元;毛亚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塔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2 | 分类号: | A61M5/152;A61M5/168;A61M5/165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曾莺华 |
地址: | 213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内腔 储液装置 储液囊 给液泵 杆体 连接体 杆体长度方向 间隙连通 充液 穿设 给液 连通 携带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液泵系统,其包括弹力储液装置,弹力储液装置包括:储液囊,设有储液内腔;杆体,穿设于储液囊的储液内腔内,杆体设有与储液内腔连通的间隙,间隙沿杆体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储液内腔内;连接体,连接于杆体远离储液囊的一端,且与间隙连通,连接体用于向储液内腔充液和储液内腔向外给液。本发明通过弹力储液装置的结构设计,大大地缩小了弹力储液装置整体体积,从而缩小了给液泵系统的整体体积,从而能够方便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液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留置针等植入性医疗器械导管中容易产生血栓而影响病人的健康;同时,现有的给液泵部件的体积太大,患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携带造成活动不便。部分植入性医疗器械植入时间超过30天,病人会在使用完毕后回到自己住所,此时这些植入性医疗器械就失去了临床护理,由于植入性导管处于封闭状态,在没有药液流动的情况下,血液容易在导管口凝结形成血栓,当病人再次去到临床时,血栓已经将植入性导管堵塞,需要大量的临床工作将其疏通,不利于病人健康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护理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给液泵部件的体积太大,患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携带造成活动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给液泵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给液泵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弹力储液装置,所述弹力储液装置包括:
储液囊,所述储液囊设有储液内腔;
杆体,所述杆体穿设于所述储液囊的储液内腔内,所述杆体设有与所述储液内腔连通的间隙,所述间隙沿所述杆体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储液内腔内;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于所述杆体远离所述储液囊的一端,且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连接体用于向所述储液内腔充液和所述储液内腔向外给液。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弹力储液装置的结构设计,大大地缩小了弹力储液装置整体体积,从而缩小了给液泵系统的整体体积,从而能够方便携带;同时,通过在杆体设置与储液内腔连通的间隙的结构,使储液囊中的残留液可以大大减少,因为产品本身需要注入的药液不多,所以残留液的多少便显得至关重要。
较佳地,所述间隙沿所述杆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杆体。
较佳地,所述杆体的外表面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导液槽,且若干所述导液槽均与所述间隙相连通。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若导液槽,使储液囊中的残留液可以通过导液槽尽量流向间隙,从而更进一步减少储液囊中的残留液,减少了输液成本。
较佳地,所述弹力储液装置还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用于分别将所述储液囊的两端卡扣于所述杆体的外表面。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使储液囊能够密封地套设于杆体的外表面。
较佳地,所述给液泵系统还包括:
壳体;
限流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
加药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一端与所述弹力储液装置的连接体连接;
过滤器,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一端与所述弹力储液装置的连接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流管连接,所述加药件与所述过滤器形成有一第一夹角;
其中,所述给液泵系统还包括充液通路和给液通路,所述充液通路通过所述加药件到达所述弹力储液装置;所述给液通路依次通过所述弹力储液装置、所述过滤器和所述限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塔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塔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54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