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陆运集装箱冷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3401.0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2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黎祥;苗志强;胡松;谢俊锋;胡雄;朱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39/04;B65D88/7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7 | 代理人: | 尹彦,胡朝阳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运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链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陆地运输集装箱冷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冷链物流运输需求越来越大。如何提高陆运集装箱冷机的工作效率,减低运输成本,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冷链物流运输由于集装箱制冷机组的冷凝器出风方向是朝前吹风的,而货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气流方向与冷凝风机的出风方向相反,两股气流相遇会影响风机的出风,造成冷凝器换热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现有的陆运集装箱冷机冷凝器的结构主要包括导流罩、盖板、格栅、翅片式冷凝器、导流圈、冷凝电机及风叶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维修不便,运维成本较高。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换热效率,避免冷凝器换热受影响且结构更加简单经济的陆地运输集装箱冷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陆运集装箱冷机。
本发明才用到技术方案是,一种陆运集装箱冷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储液器,其中,所述冷凝器安装在集装箱的顶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采用盘管。所述盘管的材料选用内螺纹铜管并环绕成蛇形结构。
本发明还包括一支撑架,所述盘管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面,所述支撑架固定在集装箱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的四周设有多块向下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焊接到集装箱顶部。
所述支撑架可以由钣金件十字交叉焊接而成,相邻的钣金件之间留有利于空气流通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盘管通过管夹和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撑架底面。
所述盘管可以和所述支撑架预先装配在一起,然后将所述支撑架焊接在集装箱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盘管与集装箱顶部之间留有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避免了现有冷凝风机出风方向与货车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气流方向相互冲突,造成冷凝器换热差的问题,通过将盘管设置在集装箱顶部的方式,从而在行进过程中,借助集装箱顶部的高空气流通率,便于盘管换热,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提高盘管的换热性能,另外,由于本发明结构简单,减少了大量的结构部件,降低了运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陆地集装箱运输货车的行驶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陆地集装箱运输货车的冷凝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陆地集装箱运输货车的冷凝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盘管和支撑架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盘管示意图;
图7为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盘管固定方式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图8的B处平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1是现有的陆地集装箱运输货车的行驶示意图,集装箱制冷机组20安装在集装箱的前端部分,当货车行驶时,气流方向与冷凝风机的出风方向相反。
附图2、附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陆地集装箱运输货车的冷凝器构示意图,其中冷凝器的结构主要由盖板26、格栅25、翅片式冷凝器21、导流圈22、冷凝电机及风叶23等部分组成,冷凝器风机的吹风方向24是往前,但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即当货车往前行驶时,冷凝风机吹风方向与空气流向相反,从而影响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导致能耗升高。
附图4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陆运集装箱冷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和安装在箱体内的蒸发器。冷凝器采用盘管式冷凝器并安装在集装箱的顶部。
压缩机1的排气管与盘管2的一端连接,盘管2的另一端与储液器3的入口连接,从储液器3的出口流出的冷媒经节流阀后与蒸发器的入口连接,蒸发器排出的冷媒通过管道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
本发明将原翅片式的冷凝器更改为盘管式结构,盘管2通过支撑架7安装在集装箱的顶部,利用四周空气进行散热。当货车行驶时,箱体顶部的空气流通率高,更有利于盘管2换热,提高换热性能。压缩机1排气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盘管2散热之后进入储液器3、节流阀后,再进入蒸发器,之后进入压缩机1吸气口,完成一个制冷循环。通过上述的改进设置不但解决了原翅片式冷凝器换热的问题,还进一步简化了结构部件。
附图5是本发明的盘管和支撑架装配示意图。将盘管2与支撑架7预先固定在一起,盘管2固定在支撑架7的下方,然后再将支撑架7焊接到集装箱上方。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架7的四周设有6块向下的凸台8,用于将支撑架7焊接到集装箱箱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3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