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钩吻生物碱作为有毒蜂蜜的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00363.5 申请日: 2017-10-24
公开(公告)号: CN108008056A 公开(公告)日: 2018-05-08
发明(设计)人: 杨术鹏;李熠;周金慧;张金振;金玥;王鹏;赵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30/88 分类号: G01N30/88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王璐
地址: 100093***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碱 作为 有毒 蜂蜜 生物 标志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食品安全领域,具体公开了钩吻生物碱(钩吻素甲和/或钩吻素己)作为有毒蜂蜜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在鉴别有毒蜂蜜中应用。本发明经过研究发现,钩吻生物碱尤其适用于有毒蜂蜜的识别和鉴定,以及蜂蜜中毒人群的早期诊断。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两种钩吻生物碱的UHPLC‑Q Exactive plus或者LC‑MS/MS检测方法,并对蜂蜜样本的前处理条件和检测参数进行了优化。本发明所提供的有毒蜂蜜的生物标志物和检测方法,对保护蜂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维护蜂蜜消费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钩吻生物碱作为有毒蜂蜜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在鉴别有毒蜂蜜中应用。

背景技术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结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由于蜂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其销售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近年来我国南方多个地区陆续爆发了多起因食用“有毒蜂蜜”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群体性事件,如2016年广州13人中毒,1儿童死亡;2016年广西昭平4人中毒,1人死亡、2016年重庆忠县2人死亡、2016年云南维西1人死亡、2015年湖北恩施11人中毒,4人死亡、2014年福建泰宁19人中毒,3人死亡。上述事件经媒体报道,使人们对蜂蜜这一天然绿色产品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质疑。

依据可查的文献,发现蜂蜜中毒事件多是发生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以云南、广西、福建、湖北、江西、重庆、四川和湖南等地区为主。蜂蜜中毒主要是因为蜜蜂采集了有毒蜜粉源植物的花蜜或者花粉,将有毒植物体中的剧毒物质迁移至蜂蜜中,人食用之后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有毒蜜粉源植物,如卫矛科的雷公藤、昆明山海棠;马钱科的钩吻;毛莨科的乌头;罂粟科的博落回以及杜鹃花科的羊踟蹰等。在蜜源充足的情况下,蜜蜂能够有效地区分有毒蜜源和非有毒蜜源,一般不会采集有毒蜜源的花蜜;但是在干旱年份,或者其他蜜源植物花蜜相对匮乏时,蜜蜂便会采集有毒蜜粉源植物的花蜜。为了鉴别有毒蜂蜜来源,可以通过研究有毒蜂蜜中有毒植物的花粉形态结构,来推断蜜蜂采集哪一种有毒蜜源植物的花蜜。正是基于有毒蜂蜜中花粉形态鉴定法和有毒蜜源植物的花期,我国养蜂科研人员大致判断出了以下7起蜂蜜中毒事件来源于蜜蜂采集了钩吻(大茶药)酿制的蜂蜜,如:1977年广西横县(4人中毒,1人死亡);1990年广西灵山县石塘乡镇安村(9人中毒,1日死亡);2006年广西环江县长美乡(7人中毒,2人死亡);2006年广西环江县大才乡(4人中毒);2007年广西环江县川山镇都川村(5人中毒,1人死亡);2007年广西环江县城南社区(5人中毒,1人死亡);2016年广东韶关(13人中毒,1儿童死亡)。

可见,在我国南方地区,因食用钩吻蜂蜜导致的中毒致死问题十分严重。鉴于我国蜂蜜的生产加工方式,这些含有钩吻的有毒蜂蜜有可能混到以其他蜂蜜中,流入市场,从而给蜂蜜消费者的安全造成潜在风险。目前,有关钩吻蜂蜜的识别和鉴定方法,在国内和国际上并无相关报道,有关钩吻蜂蜜中毒性物质的类型亦不清楚。尽管已经意识钩吻有毒蜂蜜中含有钩吻生物碱,但是生物碱的类型和化学结构并未阐明。因此,急需探究钩吻蜂蜜中含有的钩吻生物碱的类型,找出钩吻蜂蜜的生物标志物,并建立鉴别和检测钩吻蜂蜜的检测方法。这对保障蜂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维护蜂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当前采用花粉形态鉴定法识别和鉴定钩吻蜂蜜的缺陷和不足,基于现代分析化学技术,采用液相串联高分辨质谱等手段识别和鉴定出钩吻蜂蜜的致毒的物质基础,指出其确切化学结构,并筛选出钩吻蜂蜜的特征性标志物。基于筛选出的生物标志物,建立起钩吻蜂蜜的识别和鉴定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钩吻素甲和钩吻素己作为特征性标志物在识别和鉴定有毒蜂蜜中是否含有钩吻蜂蜜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0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