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6883.X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5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丁盼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清河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20;C12R1/19;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500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体 重金属 污染 微生物 循环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合理的大肠杆菌转基因处理后获得效率而经济地吸收回收重金属离子的功能,又通过大孔不溶材料作为载体和牢笼,使得本发明使用时效更长久、回收重金属更方便。本发明的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可持续降低水体重金属浓度、回收利用重金属资源、可反复循环使用。通过提供营养质促进微生物不断繁殖、回收死亡菌群等方式回收(通过在外壁和内壁设置不同的重金属亲和物,将吸附有大量重金属的菌群与原生轻污染菌群引导在不同的水域)重金属并减少水体污染,虽然单个效率不高但胜在可以长效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又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储库,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进入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越来越多,这些污染物给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采矿、冶炼、化工、电镀、电子、制革等行业的发展,以及民用固体废弃物不合理填埋和堆放,重金属污染物事故性排放以及大量化肥、农药的施用,使得各种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重金属污染物难以治理,它们在水体中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和难降解性。重金属在水体中积累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对水体-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并可能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自身健康。因此可以说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而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广大环保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可持续降低水体重金属浓度、回收利用重金属资源、可反复循环使用的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持续降低水体重金属浓度、回收利用重金属资源、可反复循环使用的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聚:
1)预准备
①准备足量D201树脂原材料、准备足量蛋白基琼脂、准备足量大肠杆菌原始菌株;
2)大肠杆菌原始菌株的分化培养
①将阶段1)中步骤①准备的大肠杆菌原始菌株等分为五份,分别植入液体营养基进行培养;
②培养30天-35天后,选用健康菌株,分别采用工程菌JM10、JM12、JM35、JM38、JM112对健康菌株进行基因重组;
③将基因重组后的五株不同工程菌分别植入五块不同的步骤①准备的蛋白基琼脂表面;
④将植入了菌株的蛋白基琼脂压制成片状,即获得分化培养的大肠杆菌载体;
3)功能部分成型
①将阶段1)中步骤①准备的D201树脂原材料采用机械方式加工为中空结构;
②将阶段2)中获得的分化培养的大肠杆菌载体全部分块填装进步骤①获得的中空结构内,即获得功能部分;
4)治理方法
①将阶段3)获得的功能部分采用渔线捆绑,按质量比1∶100000放入待治理水域中;
②以10次/天的频率循环移动步骤①所述渔线捆绑的功能部分的位置;
③以30天为一个周期循环回收并更换阶段3)中步骤②填装的大肠杆菌载体,持续6个月,即完成一期水体重金属的治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清河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清河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68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环境专用净化剂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轻质滤料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