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矿用多级矿石粉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2066.0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7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汤沛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青云建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18/12;B02C13/16;B02C23/14;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314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矿 多级 矿石 粉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矿用多级矿石粉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粉碎辊,粉碎辊下方设有筛板;所述筛板下方设有粉碎筒,粉碎筒下方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中间位置设有筛网,横板两侧对称位置设有通槽,通槽内壁通过铰接轴铰接有弹射板。本发明通过设有雾化喷头,对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沉降,避免粉尘扩散,污染作业环境;本发明设有破碎辊和移动的筛板,对矿石进行反复的破碎,保证破碎效果,同时避免筛板堵塞;本发明设有弹射板和下表面设有破碎齿的导料板,弹射板将矿石抛向导料板下表面和粉碎筒外壁,对矿石进行撞击破碎,增强了破碎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矿用多级矿石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矿石破碎机可广泛运用于矿山、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学工业等众多部门。传统的矿石破碎机由机壳、转子、打击板、锤头、支架、衬板等组成,只存在单个破碎机构,只能将矿石进行初步的破碎,无法到达精细粉碎的效果;另外传统的矿石破碎机没有筛选机构,无法生产符合粒度大小要求的矿石颗粒,无法进行精细化的生产;矿石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作业环境,威胁工人的健康,对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需要一种环保的精细化粉碎的矿石粉碎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矿用多级矿石粉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矿用多级矿石粉碎装置,包括壳体和粉碎辊;所述壳体内设有粉碎辊;所述粉碎辊延伸至壳体外侧并通过第一驱动轴连接有连轴器,连轴器通过第一驱动轴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粉碎辊下方设有筛板,筛板底部四角连接有弹簧伸缩杆,弹簧伸缩杆底部通过固定板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筛板前端底部抵接有凸轮,凸轮固定连接有从动轴,从动轴延伸至壳体外侧并通过传动带与第一驱动轴连接;所述筛板下方设有粉碎筒,粉碎筒内设有粉碎刀片,粉碎刀片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粉碎筒下方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中间位置设有筛网,筛网上方设有拨动板;所述横板两侧对称位置设有通槽,通槽内壁通过铰接轴铰接有弹射板,弹射板的铰接轴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横板底部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撞击球;所述撞击球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第二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粉碎筒两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导料板,导料板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上表面为光滑面,导料板的下表面和粉碎筒外壁固定连接有破碎齿;所述粉碎筒位于导料板上表面内侧设有导料通道;所述第二驱动轴延伸至壳体底部并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与壳体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底部右侧设有出料管,第二驱动轴位于出料管左侧固定连接有刮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辊与壳体转动连接,粉碎辊之间通过齿轮传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支撑横板与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板与壳体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板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拨动板与第二驱动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有雾化喷头,对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沉降,避免粉尘扩散,污染作业环境;本发明设有破碎辊和移动的筛板,对矿石进行反复的破碎,保证破碎效果,同时避免筛板堵塞;本发明设有弹射板和下表面设有破碎齿的导料板,弹射板将矿石抛向导料板下表面和粉碎筒外壁,对矿石进行撞击破碎,增强了破碎的效果;本发明设有拨动板,将不符合粒度大小的矿石收集进入通槽内,同时对筛网进行清理,提高筛选的效率;本发明设有刮板,使得出料更加彻底和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矿用多级矿石粉碎装置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青云建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市青云建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2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