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碳黑-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拉力传感器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5246.6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7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玮祎;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B82Y30/00;B82Y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碳黑 纳米 颗粒 复合材料 拉力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碳黑‑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拉力传感器制备方法,主要方法步骤包括:首先表面修饰碳黑纳米颗粒,其次制备银纳米颗粒种子液,再次制备银纳米颗粒,然后制备碳黑‑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制备复合材料填充的聚氨酯柔性膜,最后用导电银胶将铝箔粘于薄膜两端,作为电极引出,制得拉力传感器元件。该方法制备的传感器元件具有拉伸度大、灵敏度好的优点,同时体积小,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拉力传感器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低成本、具有高度可伸展性的基于碳黑-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拉力传感器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为在康复和个人健康监测,结构健康监测,运动表现监测以及娱乐系统(游戏、动画等)中的人体动作捕捉等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拉力传感器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尤其在生物力学、生理学、运动机能学应用中,拉力传感器应当具备优良的可伸展性和灵敏度。
然而目前基于单一材料制备的拉力传感器,不能同时满足人们对于器件拉伸度和灵敏度的需求,在较大形变情况下,传感器的测试能力常常被破坏。比如基于石墨烯的拉力传感器,只能测试形变≤5%的拉力,远不能满足大形变拉力的测试需求;即使基于银纳米线的拉力传感器,也最多只能测试形变≤40%的情形,当器件形变超过这个数值,器件本身的结构就会被破坏。有研究[1,2]表明,零维材料拥有相对较低的比表面积,在被拉伸时,其形成的点对点导电网络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裂痕,有助于提升器件灵敏度。碳黑纳米颗粒与银纳米颗粒兼具零维结构、良好电导性与低成本的优点,因此,从材料入手,将零维的碳黑纳米颗粒和零维的可控制备的准球形银纳米颗粒[3]复合,得到纳米复合颗粒,作为导电敏感材料填充进热塑性聚氨酯,有望制备出拉伸度大且灵敏度好的低成本拉力传感器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碳黑-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拉力传感器制备方法,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修饰碳黑纳米颗粒表面,使化学法制备的尺寸可控的银纳米颗粒有效附着于其上,本发明制备的碳黑-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拉力传感器元件工艺简单、高拉伸度且灵敏度良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碳黑-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拉力传感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表面修饰碳黑纳米颗粒;
(2)、制备银纳米颗粒种子液;
(3)、制备银纳米颗粒;
(4)、制备碳黑-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5)、制备碳黑-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填充的聚氨酯柔性膜;
(6)、制备基于碳黑-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拉力传感器元件。
所述步骤(1)具体如下:
a)、将0.1~0.2g碳黑悬浮分散于含有100mg过氧化苯甲酰的10~20mL液态乙烯吡咯烷酮中,超声震荡;
b)、再添加与上述步骤a)相同量的过氧化苯甲酰,再次超声震荡,重复此步骤,直到碳黑完全分散于溶液中;
c)、无水乙醇稀释溶液;
d)、使用微孔滤膜过滤;
e)、使用无水乙醇进行清洗,彻底除去物理吸附于碳黑表面杂质;
f)、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干燥以去除残留溶剂。
所述步骤a)中碳黑为石墨化碳黑,纯度≥99.95%,比表面积50.0-100.0m2/g,颗粒尺寸≤500nm,密度1.828g/cm3。
所述步骤d)中滤膜采用油性滤膜。
所述步骤(4)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5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