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雾化水的洗手装置及雾化水产生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1725.0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5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章;黄亚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沐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7/04 | 分类号: | A47K7/04;E03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11326 | 代理人: | 常利强,王桂玲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雾化 洗手 装置 水产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雾化水的洗手装置及雾化水产生模块。
背景技术
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在日常生活中,洗手是每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据调查统计,每人每天的平均洗手次数为10次左右,每次的用水量大约为0.5L,以我国13亿人口总数来计算,则我国平均每年在洗手上的用水量多达2.4×109吨,相当于170个西湖的蓄水量。
尤其在公共场合人流量大,洗手需求密集,是我国耗水量最大的场所之一,非常需要节水性能优秀的水龙头。
在传统的洗手过程中,水流往往起到两个作用,即溶解污渍和带走污渍。然而,溶解污渍的水量很小,大部分的水量只是起了冲走的作用,这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在这种情况下,诸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69141U、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CN101392550A提出了使用雾化水洗手,节约用水的发明构思。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901439U公开了一种空气增压节水水龙头,水流通过其中的增压部件增压后,在降压扩散的同时和空气进行充分混合,使得水的分散性能得到提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828487Y公开的水龙头包括一喷雾嘴,水流通过喷雾嘴后,形成大量细小的水滴,并大面积扩散,使得水的分散性能提高,从而达到节水目的。另外,还有很多诸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4384037A的双流体雾化喷嘴的各种雾化水产生装置,都能够产生雾化水。但是,由于在舒适度、清洁能力等方面对洗手用雾化水的要求,很多现有的产生雾化水的装置(包括喷嘴和水龙头)产生的雾化水并不适于洗手,或者节水率并不高;而另一些则因为其复杂的结构而不利于日常的使用和维护,并且具有较高昂的成本。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应用雾化水的洗手装置及雾化水产生模块,其能产生适于洗手的雾化水。
发明内容
前述需求由本发明满足,其中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雾化水的洗手装置,其包括接受外部水流(或气流)的第一进口、用于接受外部气流(或水流)的第二进口以及用于输出雾化水的出口。本发明提供的雾化水的洗手装置包括雾化水产生模块,该雾化水产生模块包括腔室和贯穿腔室的壁的至少一个通孔、管状部和出口通道。其中,第一进口通过第一流道与至少一个通孔连通;第二进口通过第二流道与管状部的第一端连通,管状部的第二端在腔室的内部或在出口通道的内部;其中,腔室具有渐缩部分;在从通孔到出口通道的方向上,该渐缩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在渐缩部分的横截面积最小的部分处形成出口通道的第一端,上述出口形成在出口通道的第二端处。
较佳地,该雾化水的洗手装置还包括连接模块,其中的连接模块提供了上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雾化水产生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模块上,通过第一、第二流道的水流和气流进入雾化水产生模块的腔室,继而通过出口通道以雾化水的形式输出。在其进入腔室到通过出口通道输出的过程中,水流和气流形成雾化水,输出的雾化水供使用者使用,即洗手。可选地,该雾化水的洗手装置可以不包括连接模块,上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布置在雾化水产生模块中,上述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设置在雾化水产生模块的表面上。
其中,连接模块中的各个流道的端部用于接合外部管道,包括用于提供水流和气流的管道。较佳地,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外部管道连接到连接模块上。雾化水产生模块由两个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连接形成,较佳地,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雾化水产生模块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在一起。雾化水产生模块的管状部包括在腔室中延伸的内部部段和在腔室外延伸的外部部段,外部部段用于连接到连接模块。较佳地,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管状部连接到连接装置。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应用雾化水的洗手装置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利于安装、拆卸,也利于更换模块,从而对于日常使用、维护洗手装置是有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沐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沐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1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