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桩的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4037.1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舒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伟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556011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施工 装置 | ||
一种摩擦桩的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方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环形板,环形板的中心线与支撑板的中心线共线,支撑板顶面分别开设两个环形轨,环形板的底面开设一个同样的环形轨,环形板底面的环形轨位于支撑板顶面外侧环形轨的正上方,支撑板外侧和环形板底面的环形轨内分别活动安装两个滑块,支撑板内侧的环形轨内活动安装一个同样的滑块,滑块能够分别沿对应的环形轨滑动,每个滑块带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位于外侧的滑块的底面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气缸的缸体,每竖向两个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固定连接条形板的顶面或底面。通过焊接装置将钢筋固定在钢筋笼的主筋上,能够快速实现隔断模板的安装固定,节省劳动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摩擦桩的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超高层与大跨桥梁等大型工程的建设,大直径超长基桩因其具有承载力高、变形小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作该类工程的基础。目前,建筑工程基桩一般主要承受上部结构施加的载荷,即基桩顶部施加的竖直向下的载荷,由于大直径超长桩上部土层与下部土层的桩土相对位移差别较大,当基桩上部的侧摩阻力达到峰值时,基桩下部的侧摩阻力可能还没有充分发挥,造成基桩上、下部侧摩阻力的发挥不具有同步性。为了避免大直径超长桩承载变形,使之能够充分发挥基桩上、下部的承载特性,在现有基桩钢筋笼的每两根两根主筋之间安装隔断模板,从而使得基桩顶部沉降量满足工程要求,提高摩擦桩的整体承载力。但目前隔断模板的固定安装完全通过人力进行,工作效率极低,且这项工作将耗费工作人员的大量体力,往往需要多组工作人员轮流操作完成,使得工程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桩的施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摩擦桩的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上方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环形板,环形板的中心线与支撑板的中心线共线,支撑板的顶面分别开设两个环形轨,环形板的底面开设一个同样的环形轨,环形板底面的环形轨位于支撑板顶面外侧环形轨的正上方,支撑板外侧和环形板底面的环形轨内分别活动安装两个滑块,支撑板内侧的环形轨内活动安装一个同样的滑块,滑块能够分别沿对应的环形轨滑动,每个滑块带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位于外侧的滑块的底面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气缸的缸体,每竖向两个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固定连接条形板的顶面或底面,位于外侧的其中一个条形板的前面四角分别开设弧形透槽,每个弧形透槽内分别活动安装钻孔装置和导向筒,钻孔装置和导向筒能够分别沿对应的弧形透槽滑动,每个弧形透槽的内凹侧固定连接套筒的一端,套筒的另一端开口,套筒分别垂直于对应的条形板,每个套筒的内壁通过数个轴承连接转轴的外周,转轴的前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套筒外,每个转轴的外周分别固定连接链轮的内圈,链轮分别位于对应的套筒外,每个转轴的前端外周分别固定连接两个连杆的一端,其中一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钻孔装置的外周,另一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导向筒的外周,位于外侧的其中一个条形板的前面中部固定安装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与钻孔装置和导向筒位于同一个条形板上,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的外周固定安装四个同样的链轮,每个转轴上的链轮与对应的步进电机上的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条形板的背面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数个第三气缸的缸体,位于顶部的第三气缸和位于底部的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相对,位于顶部的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压板的顶面,位于底部的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同样的压板的底面;位于外侧的另一个条形板的背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气缸的缸体,每个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朝外且固定连接推板的内侧,每个推板的斜外侧分别固定安装焊接装置;位于内侧的滑块的顶面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同样的条形板的底面,位于内侧的条形板的前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同样的第二气缸的缸体,每个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朝外且固定连接推板的内侧,每个推板的斜外侧分别固定安装焊接装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摩擦桩的施工装置,所述的支撑板的外周分别固定连接数个C型杆的一端,C型杆均匀分布于支撑板的外周,C型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环形板的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伟,未经舒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4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击夯
- 下一篇:一种结合后压浆及扩径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