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部分镀硫化锌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3003.0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2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2/02 | 分类号: | C03C12/02;C03C17/22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部分 硫化锌 折射率 玻璃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光材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部分镀硫化锌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广泛应用于反光材料及道路标线等场合,折射率在1.90~2.21 之间,主要由氧化钛、氧化钡和二氧化硅等组成。若单纯应用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则反光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仅适用于逆反射系数要求不高的部分道路或产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玻璃微珠表面进行镀铝处理,以增加逆反射效果。但由于镀铝玻璃微珠目视为灰色,无法呈现鲜艳的颜色,因此在应用上受到限制。极有必要开发出既可以弥补部分镀铝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颜色再现缺陷,又可以弥补单纯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逆反射系数偏低缺陷的新型反光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应用广泛、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质量好的部分镀硫化锌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部分镀硫化锌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它包括玻璃微珠本体和硫化锌层,所述的硫化锌层覆盖在玻璃微珠本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的硫化锌层的面积小于玻璃微珠本体的表面积。
优选地,所述的玻璃微珠本体的表面积为S,所述的硫化锌层的表面积为S1,所述的0<S1<90%S。
优选地,所述的硫化锌层通过真空镀膜机沉积而成,硫化锌层的厚度为400~14000nm。
优选地,所述的玻璃微珠本体的折射率为1.90~2.21,粒径范围为15μm~115μm,大小粒径之差为5μm~15μm,且符合前述要求的玻璃微珠本体占总份额的85%以上。
一种部分镀硫化锌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S1、植珠:在基材的一面上涂布植珠层,烘干后,将玻璃微珠本体粘附在植珠层上,并部分沉入植珠层内;
S2、镀硫化锌:对步骤S1 所得的玻璃微珠本体进行真空蒸镀硫化锌,使玻璃微珠本体未沉降在植珠层内的部分粘附硫化锌层;
S3、分离成品:用水冲洗,除去植珠层,分离得到部分镀硫化锌的玻璃微珠,干燥改良后得到成品。
优选地,所述的植珠层为水溶性植珠树脂,所述的水溶性植珠树脂包括丙烯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在所述的步骤S1之前还包括一个筛选玻璃微珠本体的步骤,其详细过程为:根据要求对玻璃微珠本体进行筛选,筛选出折射率为1.90~2.21,粒径范围为15μm~115μm,大小粒径之差为5μm~15μm 的玻璃微珠本体,并保证符合前述要求的玻璃微珠本体占总份额的85% 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植珠层通过刮刀涂布机涂布在基材上,植珠层干燥后,能够粘附玻璃微珠本体,并可根据需要镀硫化锌的玻璃微珠本体的面积,调整植珠层的涂布厚度和玻璃微珠本体的沉降深度。
优选地,所述的硫化锌层通过真空蒸镀而得,蒸镀时的真空度不高于0.1Pa,硫化锌层的厚度范围为400~14000nm。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应用广泛:本发明的部分镀硫化锌高折射率玻璃微珠是一种全新的反光材料,它既可以弥补部分镀铝玻璃微珠的颜色再现缺陷,又可以弥补单纯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逆反射系数偏低的缺陷,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如在反光油墨、服装、饰品、防伪等领域可以起到反光、警示的作用。
2、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所得玻璃微珠质量好:由于植珠层采用了易溶于水的水溶性树脂,玻璃微珠本体上蒸镀好硫化锌层后,只需用水冲洗即可方便地将玻璃微珠本体从基材上分离出来,无需其他复杂刷珠装置,生产成本低;且玻璃微珠的表观不会受到伤害,保证了部分镀硫化锌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质量。
3、镀层面积易于控制: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控涂布机涂布植珠层的厚度,以及玻璃微珠本体在植珠层中的沉降深度,方便地控制所需的镀硫化锌层面积。
4、植珠层选择余地大、成本低:植珠层为水溶性植珠树脂,其可以是丙烯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选择的余地比较大,且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金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3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改性滤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双层袋式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