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矿浸出液除杂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3009.1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9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晓;刘凤祥;王学武;王刚;李余华;龙庆兵;李新仁;瞿亮;蒋国祥;谭伟;王宏锋;杨庆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核工业二0九地质大队 |
主分类号: | C22B59/00 | 分类号: | C22B59/00;C22B3/22;C22B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浸出 杂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稀土矿浸出工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稀土矿浸出液除杂工艺。
背景技术
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稀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 (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称为稀土元素(RareEarth),简称稀土 (RE或R)。
自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被发现、命名和渗浸法提取工艺发明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浸矿工艺先后采用氯化钠和硫酸铵作为浸矿剂,沉淀工艺先后采用草酸、碳酸氢铵氨水、碳酸钠等作为沉淀剂从稀土料液中沉淀稀土。目前的生产工艺一是没有除杂工艺,产品杂质偏高;二是浸矿工艺和沉淀工艺使用硫酸铵、草酸和碳酸氢铵,铵、氮含量排放超标,废水处理难度大,一般的生产厂家都不进行废水回收利用,对环境造成污染,个别厂家对部分体系的废水进行回收,但回收成本很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稀土矿浸出液除杂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稀土矿浸出液除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浸出液收集:从就地浸出矿床下游或者渗滤浸出的矿床下游收集稀土矿浸出液;
S2:浸出液预处理:将得到的稀土矿浸出液通过细筛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不含固体的稀土矿浸出液;
S3:加入抑杂剂:向得到的不含固体的稀土矿浸出液内加入酒石酸;
S4:加入晶种:将加入抑杂剂后的溶液中加入晶种,调节PH值为5-6,控制温度在30-40℃,待晶种长大;
S5:过滤除杂:待晶种长大后,将得到的物料进行真空抽滤洗涤,得到洗涤液和除杂渣;
S6:洗涤液提取稀土元素:将洗涤液通过萃取得到稀土元素化合物。
本发明中,S1中稀土矿浸出液为含Y浸出液或者含Er浸出液或者含Sc浸出液或者含La浸出液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
本发明中,S2中细筛的筛孔为325目-400目。
本发明中,S3中加入酒石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2.5%。
本发明中,S3中酒石酸与稀土矿浸出液的质量比为1:400-1:500。
本发明中,S4中晶种为晶型稀土草酸盐、晶型稀土碳酸盐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S4中晶种与稀土矿浸出液的质量比为1:100-1:200。
本发明中,S5中晶种长大后的粒度为30目-100目。
本发明中,S5中真空抽滤的真空度控制在小于-0.1MPa。
本发明中,S6中将洗涤液通过萃取的工艺为错流萃取、逆流萃取和分馏萃取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加入抑杂剂和加入晶种进行除杂,除杂过程简单迅速,不带来杂质,不产生废物,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核工业二0九地质大队,未经云南省核工业二0九地质大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3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