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3662.1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3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姚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旺东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湿疹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湿疹病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和多发皮肤病,属于比较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以后复发或加剧。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均有关系。根据湿疹部位症状不同可分为小腿湿疹,阴囊湿疹,乳房湿疹,手部湿疹,肛门湿疹,小儿脸部湿疹等。
中医认为,慢性湿疹的发病机制是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动风之品伤及脾胃,造成湿邪内蕴,复感风湿之邪博击和浸淫肌肤而发本病,湿邪重浊粘腻缠绵不已。风盛则痒,湿盛则水肿渗出,甚至发生水泡、糜烂等症。
目前对慢性湿疹的治疗药物主要以激素类乳膏为主,疗效较高,但激素类乳膏药物长期使用有可能引起皮肤萎缩的副作用,且愈后易复发等缺点;中医常规外用药为青黛散植物调敷,色黑油腻不卫生;中药煎水薰洗湿敷,有时因条件所限,也不受患者欢迎。因此研制一种药效能替代激素乳膏且副作用小或无副作用的药物用于治疗皮肤慢性湿疹等疾病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任何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茯苓50-60g、莪术6-15g、川芎10-20g、甘草5-10g。
各中草药的药理: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的功效。
将上述中药放入煎药锅,先用水浸泡30分钟,煎沸后约10分钟,再煎5~8分钟,过滤约200毫升,加水适量,煎第二次约150毫升,2次煎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食后温服,连服一周为一疗程。
本发明的药物按照中医组方和制备原则对中药精心研制,通过中药制剂中各组分的药用价值,在作用上相辅相成,有协同作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治疗效果好、见效快,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本发明的中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2、整体而言,本发明采用纯中草药作为原料,具有祛风湿,解热毒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茯苓50g、莪术10g、川芎12g、甘草5g,按上述配比放入煎药锅中,先用水浸泡30分钟,煎沸后约10分钟,再煎5~8分钟,过滤约200毫升,加水适量,煎第二次约150毫升,2次煎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食后温服。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茯苓60g、莪术12g、川芎10g、甘草10g,按上述配比放入煎药锅中,先用水浸泡30分钟,煎沸后约10分钟,再煎5~8分钟,过滤约200毫升,加水适量,煎第二次约150毫升,2次煎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食后温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旺东,未经姚旺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3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