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洲菊盆栽优化无土基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6904.4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6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单芹丽;杨春梅;王继华;李绅崇;吴丽芳;阮继伟;余蓉培;汪国鲜;曹桦;李慧敏;龙江;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4/15;A01G24/22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2604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洲 盆栽 优化 无土 基质 | ||
一种非洲菊盆栽优化无土基质,其特征是所述优化无土基质由腐叶土和蛭石组成,其体积比为3:1,所述腐叶土不含桉树和圣诞树的枯枝落叶,且腐叶土中含阔叶植物枯枝落叶的体积占腐叶土总体积的比例为65~75%。腐叶土与蛭石配制装盆前堆放6个月以上,并过筛孔直径为3cm的筛。采用本发明优化无土基质盆栽非洲菊,与传统土壤栽培相比,非洲菊提前开花5~10d,花枝粗壮,叶色浓绿,花枝增长1~5cm,花序直径增加1~2cm,花期延长2~4d,是减轻连作障碍及减少传染性病害的有效手段,同时,所述腐叶土容易获得,配制的混合无土基质价格较低,节约了生产成本,对促进非洲菊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卉无土栽培基质,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又名扶郎花,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宿根常绿草本花卉,为世界五大切花之一。非洲菊的栽培生产主要在设施内进行,其产量较高,在保护地条件下栽培可周年开花,且切花成品率高。近年来,非洲菊设施化生产面积不断增加,但多为土壤栽培,随着设施使用年限的延长,生产上出现产花量减少、品质下降、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原因在于设施内土壤环境质量的恶化,连作障碍导致非洲菊花枝变短,花序直径变小,农药、化肥用量不断上升,增加了非洲菊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无土栽培是解决非洲菊连作障碍的有效手段,基质配比是无土栽培技术的关键,而盆栽非洲菊可及时剔除病株,可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因此优化盆栽无土基质对非洲菊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非洲菊设施栽培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非洲菊盆栽优化无土基质,目的在于减轻或消除连作障碍对非洲菊产业发展的影响,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非洲菊的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非洲菊盆栽优化无土基质,所述基质由腐叶土和蛭石混合而成,腐叶土与蛭石的体积比为3∶1,所述腐叶土中不含桉树(Eucalyptus spp.)和圣诞树(Acaciadealbata Link.)的枯枝落叶,且腐叶土中含阔叶植物枯枝落叶的体积占腐叶土总体积的比例为65~75%,其它成分为森林的自然生长条件下取得的枯枝落叶,所述腐叶土与蛭石混合时,腐叶土为堆放6个月以上,用筛孔直径为3cm的筛子过筛的筛下面的腐叶土。
2.一种非洲菊的无土盆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无土基质培育无病虫害的非洲菊切花型品种种苗或用无土基质培育的无病虫害的非洲菊盆花型品种种苗作为移栽苗;
(2)所述非洲菊切花型品种种苗选用盆口直径28cm以上,盆高30cm以上的花盆栽培,且花盆内的基质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非洲菊盆栽优化无土基质;或所述非洲菊盆花型品种种苗选用盆口直径15cm以上,盆高21cm以上的花盆栽培,且花盆内的基质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非洲菊盆栽优化无土基质。
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非洲菊的无土盆栽方法,所述非洲菊盆花型品种移栽苗的叶片为4片以上、主根为5条以上、株高为7~9cm;所述非洲菊切花型品种移栽苗的叶片为4片以上、主根为5条以上、株高为10~1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腐叶土是森林中表土层树木的枯枝落叶经过长时期腐烂发酵后而形成的。本发明通过大量试验发现含有桉树和圣诞树的枯枝落叶的腐叶土栽培非洲菊,非洲菊根系不发达,植株生长缓慢;而且即使腐叶土中不含有桉树和圣诞树枯枝落叶,如果阔叶植物枯枝落叶含量不高的腐叶土也不利于非洲菊植株生长。与传统土壤栽培相比,选用本发明非洲菊盆栽优化无土基质,盆栽的非洲菊提前开花5~10d,花枝粗壮,叶色浓绿,花序直径增加1~2cm,花期延长2~4d,盆花型品种花枝增长1~3cm,切花型品种花枝增长2~5cm,既提高了非洲菊的产品质量,延长了花期,又缩短了产品的生产时间,开花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未经玉溪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69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面景观草坪
- 下一篇:有机绿豆苗及其温控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