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密集支撑点快速选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8511.3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8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许红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密集 支撑点 快速 选取 方法 | ||
1.一种大数据密集支撑点快速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集规模判断步骤:读取数据集D,新建数据集D’,判断数据集D的规模大小,若数据集D为小规模数据集,将数据集D中所有的对象添加到数据集D’中,若数据集D为大规模数据,将从数据集D中抽取若干个对象添加到数据集D’中;
截断距离dc计算步骤:在数据集D’中随机选取对象作为基准点pr,计算数据集D’所有对象与基准点pr的距离,根据所有对象与基准点pr的距离,计算截断距离dc;
密集支撑点p0获取步骤:计算数据集D’所有对象的dc近邻对象数量,所述dc近邻对象数量最大的对象,即为数据集D的密集支撑点p0,输出所述密集支撑点p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数据密集支撑点快速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集规模判断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读取数据集D,新建数据集D’;
步骤A2:设定规模界限,若数据集D中对象数量大于规模界限,则将数据集D定义为大规模数据集,否则将数据集D定义为小规模数据集;
步骤A3:若数据集D为小规模数据集,则将数据集D中所有的对象添加到数据集D’中,若数据集D为大规模数据集,则通过均匀抽样或者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数据集D中抽取对象添加到数据集D’中,抽取对象的数量与规模界限数值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数据密集支撑点快速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距离dc计算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设定截断距离参数u,所述截断距离参数u数值范围为0.1至0.2之间;
步骤B2:在数据集D’中随机选取一对象作为基准点pr,计算数据集D’所有对象与基准点pr的距离,记为第一距离;
步骤B3:设定参数r,取数据集D’所有对象的第一距离中的最大值赋给参数r,所述截断距离参数dc=ur。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数据密集支撑点快速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支撑点p0获取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逐一获取数据集D’的各个对象O,定义对象O的dc近邻对象数量为M,并初始化为0;
步骤C2:逐一读取数据集D’的其他对象X,计算对象O第一距离与对象X第一距离的差的绝对值;
步骤C3:若所述对象O第一距离与对象X第一距离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截断距离dc,计算对象O与对象X间的距离,记为第二距离,若所述对象O第一距离与对象X第一距离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截断距离dc,则认为对象X不可能是对象O的dc近邻对象,无需计算对象O与对象X间的距离,跳转到步骤C5;
步骤C4:若第二距离小于截断距离dc,对象O的dc近邻对象数量自加1;
步骤C5:获取下一个对象X,返回步骤C2,直到数据集D’全部对象读取完毕;
步骤C6:获取下一个对象O,返回步骤C1;
步骤C7:输出dc近邻对象数量最多的对象O,即为数据集D的密集支撑点p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数据密集支撑点快速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距离dc计算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设定截断距离参数u,所述截断距离参数u数值范围为0.1至0.2之间;
步骤b2:在数据集D’中随机选取多个对象作为基准点pr1、基准点pr2……基准点prn,建立第一数组,计算各个基准点与数据集D’所有对象的距离,记为第三距离,将各个基准点的第三距离的最大值存入第一数组中;
步骤b3:设定参数r,取第一数组的最小值赋给参数r,所述截断距离参数dc=ur。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数据密集支撑点快速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支撑点p0获取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逐一获取数据集D’的各个对象O,定义对象O的dc近邻对象数量为M,并初始化为0;
步骤c2:逐一读取数据集D’的其他对象X,对于同一个基准点,计算对象O第三距离与对象X第三距离的差的绝对值;
步骤c3:对于所有的基准点,若所述对象O第三距离与对象X第三距离的差的绝对值均小于截断距离dc,计算对象O与对象X间的距离,记为第四距离,若对于某个基准点,所述对象O第三距离与对象X第三距离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截断距离dc,则认为对象X不可能是对象O的dc近邻对象,无需计算对象O与对象X间的距离,跳转到步骤c5;
步骤c4:若第四距离小于截断距离dc,对象O的dc近邻对象数量自加1;
步骤c5:获取下一个对象X,返回步骤c2,直到数据集D’全部对象读取完毕;
步骤c6:获取下一个对象O,返回步骤c1;
步骤c7:输出dc近邻对象数量最多的对象O,即为数据集D的密集支撑点p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85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拍用弦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并联式超导太阳能热泵热水洗浴采暖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