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棒材感应调质工艺及大棒材感应调质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5330.0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鲍新城;门强;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钢通恒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25;C21D1/42;C21D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棒 感应 工艺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大棒材感应调质工艺及大棒材感应调质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材料4141MOD-1,直径61的钢棒调质工艺中,一般厂家采取了火焰炉、箱式炉、井式炉做调质工艺,由于火焰炉、箱式炉、井式炉加热方式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10.9级高强度紧固件性能的要求;从而造成零件使用过程提前失效,降低高强度紧固件的使用寿命。
因此,提供一种钢棒强度高的大棒材感应调质工艺及大棒材感应调质生产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棒材感应调质工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钢棒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棒材感应调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检查轧制钢棒原材料的弯曲度;
钢棒原材料在传送辊道上无停顿移动;
钢棒原材料传送至多级感应加热区;
经多级感应加热后的钢棒传送至淬火冷却装置进行淬火;
淬火后的钢棒传送至多级回火感应加热区;
回火后的钢棒传送至下料冷床,进行自然冷却;
打包入库。
进一步地,所述多级加热区包括加热一区、加热二区、加热三区、加热四区和加热五区;
所述加热一区温度在700-800℃之间,所述加热二区温度在820-840℃之间,所述加热三区温度在860-880℃之间,所述加热四区温度在900-920℃之间,所述加热五区温度在900-920℃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淬火冷却装置的淬火水压为0.08-0.15MPa,淬火液温度为25-35℃。
进一步地,所述多级回火感应加热区包括回火加热一区、回火加热二区、回火加热三区、回火加热四区和回火加热五区;
所述回火加热一区温度在480-510℃之间,回火加热二区温度在600-620℃之间,回火加热三区温度在620-640℃之间,回火加热四区温度在620-640℃之间,回火加热五区温度在620-640℃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钢棒前进速度为3-8m/min。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棒材感应调质生产线,以缓解现有技术中钢棒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棒材感应调质生产线,包括多级加热器、淬火冷却装置、多级回火器和辊轮传送道;
所述多级加热器、所述淬火冷却装置和所述多级回火器通过所述辊轮传送道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辊轮传送道包括变频动力源和两辊轮;
所述辊轮通过万向轴与所述变频动力源连接;
两所述辊轮交错配合,且所述辊轮的轴向方向与钢棒的轴向方向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多级加热器包括感应加热头和加热器箱体;
所述感应加热头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箱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多级加热器和所述多级回火器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大棒材感应调质生产线还包括冷床收料架;
所述冷床收料架包括呈斜面的收料板架和限位板,所述冷床收料架与所述多级回火加热器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棒材感应调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检查轧制钢棒原材料的弯曲度,钢棒原材料在传送辊道上无停顿移动,钢棒原材料传送至多级感应加热区,经多级感应加热后的钢棒传送至淬火冷却装置进行淬火,淬火后的钢棒传送至多级回火感应加热区,回火后的钢棒传送至下料冷床,进行自然冷却,打包入库,通过传送辊道带动钢棒不停的向前移动,使钢棒逐渐得到分级加热,提高钢棒感应加热调质质量,弯曲变形小,并且钢棒边处理边缓缓前进,保证钢棒加热均匀,冷却均匀,硬度、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均匀,散差小,而且通过此方法可以实现生产线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棒材感应调质生产线,包括多级加热器、淬火冷却装置、多级回火器和辊轮传送道;所述多级加热器、所述淬火冷却装置和所述多级回火器通过所述辊轮传送道依次连接,从钢棒检查到后期钢棒包装形成一套生产线,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大棒材感应调质生产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钢通恒特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钢通恒特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5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