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型铝材拉伸机上下钳口同步夹紧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4233.X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7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杨红娟;李夏峰;成小乐;付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22 | 分类号: | F15B11/2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江琴贤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钳口 驱动油缸 上钳口 拉伸头 同步夹紧装置 铝材拉伸 同步马达 活塞杆 缸体 拉伸 钳口 重型铝型材 拉伸矫直 液压系统 补液阀 拉伸机 铝型材 顺序阀 溢流阀 夹紧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型铝材拉伸机上下钳口同步夹紧装置及方法,拉伸机包括拉伸头以及设于拉伸头上的钳口,钳口包括上钳口和下钳口,包括上钳口驱动油缸、下钳口驱动油缸、同步马达和液压系统,所述上钳口驱动油缸的缸体和拉伸头连接,活塞杆和上钳口连接,所述下钳口驱动油缸的缸体和拉伸头连接,活塞杆和下钳口连接。本发明通过同步马达、补液阀、顺序阀以及溢流阀的综合应用,实现了重型铝型材拉伸矫直机上下钳口的同步夹紧,保证在拉伸时铝型材不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铝材拉伸机上下钳口同步夹紧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离线拉伸矫直机采用的倾斜式钳口在拉伸前对铝型材进行夹紧,一般是上下钳口分别动作,这样就存在上下钳口夹紧铝型材的长度不一样,拉伸时就容易脱落铝型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无法上下钳口同时动作夹紧型材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型铝材拉伸机上下钳口同步夹紧装置,拉伸机包括拉伸头以及设于拉伸头上的钳口,钳口包括上钳口和下钳口,包括上钳口驱动油缸、下钳口驱动油缸、同步马达和液压系统,所述上钳口驱动油缸的缸体和拉伸头连接,活塞杆和上钳口连接,所述下钳口驱动油缸的缸体和拉伸头连接,活塞杆和下钳口连接;
所述上钳口驱动油缸和下钳口驱动油缸两者油路并联,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腔进液阀、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腔排液阀、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杆腔进液阀和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杆腔排液阀,所述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腔进液阀、同步马达出口、上钳口驱动油缸和下钳口驱动油缸并联油路、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杆腔排液阀依次连通形成回路,所述上钳口驱动油缸的活塞缸和下钳口驱动油缸的活塞缸均与同步马达的出口连通,所述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杆腔进液阀、上钳口驱动油缸和下钳口驱动油缸并联油路、同步马达和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腔排液阀依次连通形成回路。
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上钳口驱动油缸活塞杆缸顺序阀,设于上钳口驱动油缸的油路上之后与下钳口驱动油缸的油路并联。
所述钳口驱动油缸的活塞缸和下钳口驱动油缸的活塞缸与同步马达之间均设有补液阀,所述上钳口驱动油缸和下钳口驱动油缸两者的活塞缸端并联后还通过管线连接有溢流阀。
所述上钳口和下钳口均为倾斜式钳口,与水平方向夹角为20-25°。
所述上钳口驱动油缸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上钳口驱动油缸和第二上钳口驱动油缸,沿上钳口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所述下钳口驱动油缸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下钳口驱动油缸和第二下钳口驱动油缸,沿下钳口宽度方向并列设置。
所述上钳口和下钳口的夹持面均为矩形齿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重型铝材拉伸机上下钳口同步夹紧方法,使用重型铝材拉伸机上下钳口同步夹紧装置,当被拉伸铝材送至钳口时,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腔进液阀和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杆腔排液阀打开,然后液压系统的油源通过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腔进液阀,经同步马达平均分配给上钳口驱动油缸的活塞缸和下钳口驱动油缸的的活塞缸,同时,上钳口驱动油缸的活塞杆腔和下钳口驱动油缸的活塞杆腔通过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杆腔排液阀排油,分别驱动上钳口和下钳口2,使钳口同步进行夹紧。
当被拉伸铝材送至钳口时,设于上钳口驱动油缸油路上的上钳口驱动油缸活塞杆缸顺序阀打开,通过进油使压力值调至与上钳口的自重相等。
钳口夹紧后,拉伸机开始拉伸,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腔进液阀、上下钳口驱动油缸活塞腔排液阀、上下钳口油缸活塞杆腔进液阀、 上下钳口油缸活塞杆腔排液阀均关闭,此时,被拉伸铝材对钳口的作用力向外,上钳口驱动油缸和下钳口驱动油缸处于被动夹紧状态,两者的活塞腔通过补液阀补液,活塞杆腔通过上钳口驱动油缸活塞杆缸顺序阀和溢流阀排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42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