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噪音检测装置及汽车噪音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3774.0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8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子喻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1/08 | 分类号: | G01H1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6 | 代理人: | 隆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噪音 检测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噪音检测装置,该汽车噪音检测装置包括噪音采集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噪音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汽车噪音检测装置还包括可安装于汽车前排座椅之间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噪音采集模块,所述噪音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汽车各个方向噪音的多个麦克风。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检测到汽车各个方向的噪音,使用户能够较为容易的判断出汽车的各个部位是否出现故障。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汽车噪音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噪音检测装置及汽车噪音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动态噪音,包括发动机噪音、路噪、胎噪及风噪等。然而,汽车在发生故障时,会出现异常噪音,与正常情况下的噪音存在较大的不同。对于该噪音的传播位置主要凭借维修人员的经验作出判断,但一般的驾驶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驾驶员可在汽车内部安装汽车噪音检测装置以对汽车各个部位的噪音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中,汽车噪音检测装置只能针对汽车某一方向的噪音进行检测,而不能同时检测汽车各个方向的噪音,致使驾驶员无法对汽车的其它部位是否出现故障作出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噪音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噪音检测装置只能针对汽车某一方向的噪音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方向、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的汽车噪音检测装置,该汽车噪音检测装置,包括噪音采集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噪音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汽车噪音检测装置还包括可安装于汽车前排座椅之间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噪音采集模块,所述噪音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汽车各个方向噪音的多个麦克风。
优选地,所述汽车噪音检测装置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汽车噪音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噪音值。
优选地,所述汽车噪音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智能移动终端和汽车噪音检测装置的连接及数据传输,所述通讯模块为GSM模块、GPRS模块或WIFI模块。
优选地,所述汽车噪音检测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汽车噪音检测装置的用电模块进行供电。
优选地,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声电转换单元,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用于接收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声波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流信号。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I/V转换单元及A/D转换单元,所述I/V转换单元用于电流信号与电压信号的转换处理,所述A/D转换单元用于电压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处理。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汽车噪音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噪音检测装置、服务器及智能终端,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汽车噪音检测装置传输的数据,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发送至智能终端,所述噪音检测装置包括噪音采集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噪音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汽车噪音检测装置还包括可安装于汽车前排座椅之间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噪音采集模块,所述噪音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汽车各个方向噪音的多个麦克风。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包括噪音标准值模块、噪音分析模块及第二通讯模块,所述噪音标准值模块包括正常状态下汽车各个部位的噪音值,所述噪音分析模块用于对检测到的噪音值进行比对及分析并生成可视化报表,所述第二通讯模块用于将生成的可视化报表发送至相应的智能终端。
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为手机、平板或电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子喻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子喻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3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