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活性腐殖酸肥料增效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0235.1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7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众建家庭农场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殖酸 腐殖酸肥料 高活性 增效剂 肥料 混合物料 活化处理 高炉渣 活化 球磨机 淀粉混合物 肥料造粒 粒度控制 吸收能力 研磨 硅藻土 烘干 造粒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腐殖酸肥料增效剂,将高炉渣添加到球磨机研磨,接着将磨后的高炉渣与经过活化的腐殖酸、未经活化的腐殖酸混合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再向混合物料中添加硅藻土与淀粉混合物,搅拌混合均匀,添加到肥料造粒机上造粒,肥料的粒度控制在3‑5mm,最后经烘干制得;本发明高活性腐殖酸肥料增效剂,通过利用活化处理的腐殖酸与未经活化处理的腐殖酸的协同作用,能显著增强肥料的渗透、粘着能力,增强肥料进入植体内的能力和速度,提高植物对肥料的吸收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腐殖酸肥料增效剂。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用肥大国。腐植酸和无机氮素肥料都广泛地用于农业生产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农业应用中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同时,腐植酸类肥料随着我国产业化政策的推动、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有机肥类企业将草炭、风化煤、褐煤等作为有机质原料,没有经过物理或者化学的前期处理、活化,直接进入了加工程序,这种做法没有充分发挥腐植酸的作用,严重浪费了人力、财力和自然资源。由于没有腐植酸的前期处理、活化,施入土壤后就不能迅速发挥腐植酸的巨大功能,使肥效大打折扣,也给有机肥的推广应用带来了严重影响。现有技术中有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腐殖酸进行活化,不同低温等离子体对腐殖酸的处理活化的效果是不同的,并且,完全活化后的腐殖酸在作用效果持续时间大大缩短,不利于长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活性腐殖酸肥料增效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活性腐殖酸肥料增效剂,将高炉渣经过活化处理后,添加到球磨机研磨,研磨至80-100目,接着将磨后的高炉渣与经过活化的腐殖酸、未经活化的腐殖酸按质量比为5∶0.5-0.8:1.0-1.2混合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再向混合物料中添加混合物料质量的6.5%的硅藻土与淀粉混合物,搅拌混合均匀,添加到肥料造粒机上造粒,造粒过程按混合物料质量的8-10%的比例喷洒水使其形成粒状肥料,肥料的粒度控制在3-5mm,最后经烘干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将高炉渣经过活化处理,具体为:将高炉渣在350℃下煅烧40-5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采用60Co~γ射线均匀辐照处理120-130s,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辐照处理剂量为6-8kGy。
进一步的,所述经过活化的腐殖酸制备方法为:将草炭腐殖酸先采用350W微波处理40-50s,然后再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处理气体为空气,工作压力为120Pa,处理功率为210W,处理时间为35-40s,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未经活化处理的腐殖酸为草炭腐殖酸。
进一步的,所述硅藻土与淀粉混合物为硅藻土与淀粉按2:3-5质量比例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硅藻土粒度为150-200目,所述淀粉粒度为120-150目。
进一步的,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木薯淀粉中任一种。
所述高活性腐殖酸肥料增效剂与普通氮磷钾肥料配合使用,效果最佳,所述高活性腐殖酸肥料增效剂与使用的总肥料质量按0.1:15的质量比例混合使用。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高活性腐殖酸肥料增效剂,通过利用活化处理的腐殖酸与未经活化处理的腐殖酸的协同作用,能显著增强肥料的渗透、粘着能力,增强肥料进入植体内的能力和速度,提高植物对肥料的吸收能力,促进植物生产发育,提高产量;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能,改善作物果实质量,缩小叶片气孔开张度,减少水分蒸腾的抗旱节水性能、对农药的缓释作用等,增强微生物活性,对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和酶具有激活作用,用量少,持续作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众建家庭农场,未经界首市众建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02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