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水式微藻培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2407.0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4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伟;田斐;文国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C12M1/00;C12R1/89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王余钱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式微 培养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式微藻培养系统,包括:培养池及设置在培养池中的营养质分散装置和二氧化碳分散装置,还包括光导均布系统,光导分散体统包括光源端和连接光源端的光纤组;光纤组一端集束形成由所有光纤端面组成的入光面,光纤组另一端设置培养池的水中,位于培养池中的光纤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每根位于培养池水中的光纤表面均设置有凹凸的纹路或点结构。通过将光纤按照均布的方式悬垂在培养池中,保证光线可以均匀的分布在培养池的任意深度,保证培养池内任意位置的微藻均可以得到足够的光照,这样便解决了保证深水培养微藻时光照充足均匀的问题。另外营养质分散装置和二氧化碳分散装置均使用若干个喷头来实现微藻生长过程中物质的摄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藻高效培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深水式微藻培养系统。
背景技术
微藻(microalgae)一般是指那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形态的微小藻类。微藻细胞微小,形态多样,适应强,分布广泛。根据微藻生物环境可分为水生微藻、陆生微藻和气生微藻3种生态类群。水生微藻又有淡水生和海水声之分,根据分布又可分为浮游微藻和底栖微藻。与其他生物相比,微藻具有如下特点:1、利用太阳能和CO2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生长迅速,效率高,低能耗;2、微藻提取有效成分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3、种类多、许多微藻可产生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发明涉及到的微藻为水生微藻,在大规模培养微藻特别是微藻生产工业化的当下,使用玻璃管的方式生产规模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同时玻璃管的方式成本高,生产量受到玻璃管容量的限制,另外大容量的池内培养方式受到光照的影响,特别是池底部分的微藻由于光照条件有限,很难获得足够的光照,现有技术中的光即使从池底照射,由于微藻均布在水中,光容易被微藻遮挡,难以长距离照射,池中光线分布难以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深水式微藻培养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水式微藻培养系统,包括:培养池以及设置在培养池中的营养质分散装置和二氧化碳分散装置,还包括光导均布系统,所述光导分散体统包括光源端和连接光源端的光纤组;所述光纤组一端集束形成由所有光纤端面组成的入光面,所述光纤组另一端设置培养池的水中,位于培养池中的光纤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每根位于培养池水中的光纤表面均设置有凹凸的纹路或点结构。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设置有凹凸的纹路或点结构的光纤,其外周涂覆有一层透明的护膜,所述护膜外周表面光滑。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培养池水中的光纤表面设置有螺旋结构的纹路,所述纹路为凹入所述光纤表面的凹纹。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纤组中的若干根光纤悬垂的浸入培养池的水中。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面下部的光纤组通过多孔板限定光纤之间的间距。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光纤组中光纤数量一致的通孔,每根光纤贯穿一个通孔。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呈矩阵结构排布,相邻通孔之间相距一定距离排布。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面上还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内设置有补光LED。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紧贴所述入光面还设置有遮光栅,所述遮光栅上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百叶条。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培养池内还设置有若干个光强计。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培养池内壁贴附有反光材质的反光板或白颜色的白板。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面设置在户外,且入光面能够垂直朝向太阳光的方向。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2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网络系统数据泄露的混合置乱加密算法
- 下一篇:一种终端行程监控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