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舰载机迫降接收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0266.6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贺清 |
主分类号: | B63G11/00 | 分类号: | B63G11/00;B63G1/00;B63G13/00;B64F1/02;B63H11/08;B63B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3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舰 迫降 舰载机 贴身 主动式汽轮机 喷流推进器 相控阵雷达 基础条件 矩形凹槽 矩形槽式 推进装置 电驱动 平板式 推进器 备份 船型 舰体 炮群 主舵 后勤保障 船体 隔壁 甲板 天线 战舰 分担 探测 直升机 战机 救援 消防 应急 发电 通讯 指挥 | ||
一种舰载机迫降接收舰,是多用途多功能的附助战舰。也可便称为:航母的贴身保镖,贴身奶妈,隔壁后院。接收舰,除接收迫降战机及装备近防密阵列炮群外,并有直升机、无人机、消防、救援以及后勤保障应急支持的用途。另外,该舰的舰桥结构,有安装相控阵雷达及超高天线的基础条件,既可作为航母探测、通讯、指挥的分担或备份。该舰的船型,采用全新的构造理念,即总体形象可以用“托鞋”这个绰号最贴切。其舰构造主要特征:尖艏方艉,矩形凹槽平板式甲板,“门”字形高架舰桥,船体横截面为矩形,船底为矩形槽式平板船底,舰体前端设有腮舵,舰艉主舵为动力舵,推进装置为电驱动,采用喷流推进器推进,推进器设在舰艏底部,其发电动力采用主动式汽轮机。
技术领域
兵器装备
技术背景
航母舰载机,是当今最先进最昂贵的作战兵器之一(应大于4亿元/架),且培养一名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也是要付出相当高昂的代价(近300万元),仅管战机和飞行员都享有最周密最可靠的技术保障,但在现实中外军舰载机已有迫降的报道,也曾有把着火战机推下海的事例;舰载机,是以诸多非常复杂的机械装置与非常复杂的操控系统的组合而成,这种高端的组合,虽呈现了舰载机的超先性能,但也筑就了其脆弱性,如:起落架放不下、尾钩放不下、尾钩折钩,并还免不了有飞机带火着舰或伤机带弹着舰等等。总之,战场不是训练场更不是试验室,况且敌方绝不会遵循我方的套路所为之,这就是说:一切不应该发生的都可能发生,一切不可能发生的都有可能发生。
当前,有资料显示,美军航母拦截迫降飞机的方法是:在第三道阻拦索处备置一个阻拦网,启用时临时支起,但这种拦截措施对能放下起落架的飞机还算可以,假如是起落架放不下呢?当燃,硬着舰,只要拦截成功,总算是人机有幸,但情况是,高速冲击下的硬着舰是否会引发油火呢?推想,凡是尚能着舰的飞机,其所载燃油应有一定的存量,若引发油火,油少火小油多火大,若灭火不及,战机、飞行员是否可保?航母的拦索装置或其它设备是否会殃及?也许,为了避免硬着舰,有可能临时铺设泡沫板之类的应对措施,但问题是:从拦截设施架设起,到托机清场回复收降止(不考虑其它复杂特殊情况),十几分钟应不是上限,迫降作业就等于切断了正常的着舰通道,那么,如果遇后续临舰急待着舰的战机时,他们是否能坚持等待呢?
航母不是科考船,光有“奶妈”不行,应配有贴身保镖,因航母作战群的各个战舰,在威慑或对峙时可以视为都是航母的护卫力量,但在与敌开战拼命时,每个战舰都是遭受攻击的对象,到那时各战舰优先自我招架是必然的当然也是正确的。且航母在交战中,一定是敌方锁定的重点打击目标,这就是说,在实战中航母要遭受更多更强的致命攻击,但以目前航母自防火力的配置来看,招架饱合攻击的能力还十分薄弱,要想确保航母的安全,就要自己构筑一个足够强大的反制火力网方能更可靠,但航母舰体已经是拥挤不堪,为此,航母另设贴身的护卫舰应是非常必要的。
再者,我辽宁舰的维持力还十分有限,外媒说每三天就得补给一次,若属实,这说明是航母自身的消耗过盛,但也有非航母自身之外各类附属装备、人员的分耗负担。补给频次过密作业时间过长,就会自束战力的机能,并增加束手遭打的风险。所以航母的快速补给以及轻装减负的问题应是一个尽早重视的大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几点缺陷,本发明一种:舰载机迫降接收舰。
舰载机迫降接收舰(以下简称接收舰),是一种多用途、多功能的附助战舰。也可便称为:航母的贴身保镖,贴身奶妈,隔壁后院。
接收舰,除接收迫降战机及装备近防密阵列炮群外,并有直升机、无人机、消防、救援以及后勤保障应急支持的用途。另外,该舰的舰桥结构,有安装相控阵雷达及超高天线的基础条件,既可作为航母探测、通讯、指挥的分担或备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贺清,未经李贺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0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浸没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螺距式水空两用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