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站的小包业务数据的调度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2616.0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9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冯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小包 业务 数据 调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的小包业务数据的调度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小包业务数据;获取下行频谱效率参数;以及获取下行CCE利用率参数;判断下行频谱效率参数是否大于预设频谱效率阈值;判断下行CCE利用率参数是否小于预设CCE利用率阈值;当下行频谱效率参数大于预设频谱效率阈值或下行CCE利用率参数小于预设CCE利用率阈值时,获取第一调度时延参数;当下行频谱效率参数小于预设频谱效率阈值和下行CCE利用率参数大于预设CCE利用率阈值时,获取第二调度时延参数;依据第一调度时延参数或第二调度时延参数将所述小包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UE;可以根据信道环境及小区CCE利用率情况自动调整调度时延参数,有效地提高用户的感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的小包业务数据的调度方法和一种基站的小包业务数据的调度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的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效率,降低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信道及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信道的Padding率,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判断当前小包业务数据的大小是否超过汇聚门限,或者判断该小包业务数据的汇聚时长是否大于设定的时延门限;来进一步决定是否对该小包业务数据进行调度,举例而言,当某个用户访问一个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网页时,为了传输一个HTTP网页,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会多次建立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进行多次小包业务数据传输,若此时对用户的小包业务数据进行长时间汇聚,将会导致HTTP访问时延急剧增加,严重影响用户的感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的小包业务数据的调度方法和相应的一种基站的小包业务数据的调度装置,以解决对用户的小包业务数据进行长时间汇聚,将会导致HTTP访问时延急剧增加的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站的小包业务数据的调度方法,所述基站与用户设备UE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小包业务数据;
获取下行频谱效率参数;以及获取下行控制信道单元CCE利用率参数;
判断所述下行频谱效率参数是否大于预设频谱效率阈值;
和/或,判断所述下行CCE利用率参数是否小于预设CCE利用率阈值;
当所述下行频谱效率参数大于预设频谱效率阈值或所述下行CCE利用率参数小于预设CCE利用率阈值时,获取第一调度时延参数;
当所述下行频谱效率参数小于预设频谱效率阈值和所述下行CCE利用率参数大于预设CCE利用率阈值时,获取第二调度时延参数;
依据所述第一调度时延参数或所述第二调度时延参数将所述小包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UE。优选地,所述获取下行频谱效率参数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UE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参数;
根据所述CQI参数修正得到所述下行频谱效率参数。
优选地,所述获取下行CCE利用率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下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CCE资源占用量参数以及下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CCE资源总量参数;
将所述下行PDCCH CCE资源占用量参数及下行PDCCH CCE资源总量参数作为商值运算,获得所述下行CCE利用率参数。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度时延参数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2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