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隔热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2227.8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5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龙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34 | 分类号: | C04B28/34;C04B38/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隔热 保温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为申请号2016101350054、申请日2016年03月10日、发明名称“一种建筑用隔热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材料,具体是一种建筑用隔热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能耗建筑占建筑总面积的95%以上,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建筑耗能巨大。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3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规定我国的城市建设中要求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中,必须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建筑构筑物必须进行隔热保温工程处理。但是,由于传统的建筑隔热保温材料,例如EPS板、XPS板、PU硬泡等有机隔热保温材料,因受材料自身性能的限制,缺乏科技含量,建筑工程使用工艺复杂、综合成本高、效果差,这种传统的被动式的隔热保温方法,造成极大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严重地影响和限制了我国建筑隔热保温节能技术、材料工业领域整体技术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建筑隔热保温材料,例如EPS板、XPS板、PU硬泡等有机隔热保温材料防火性能较差。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建筑外保温工程重大火灾事故,损失严重,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这些重大火灾事故,住建部、公安部明确规定,我国民用建筑外墙隔热保温材料必须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或Bl级,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同时设置防火隔离带,这就大大限制了传统的建筑隔热保温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无机保温材料,例如岩棉、矿棉、玻璃棉、泡沫混凝土、玻化微珠等,虽然燃烧性能达到A级,但是导热系数较差,保温性能欠佳,甚至遇水失效,单独使用很难达到理想的隔热保温节能效果。
发展隔热保温优异,防火安全、环保兼顾的环境友好型水性纳米隔热保温材料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无机材料的隔热保温效果,是国内外建筑隔热保温节能技术、材料重点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更是建筑隔热保温节能工程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耐老化的建筑用隔热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隔热保温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分子聚合物乳液50-60份、纳米活性碳酸钙20-30份、磷酸8-10份、氢氧化铝3-5份、颜填料20-30份、硅粉10-20份、红外遮蔽剂3-5份、玻璃纤维15-25份、阻燃剂2-4份、无机纳米二氧化钛1-3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建筑用隔热保温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分子聚合物乳液52-58份、纳米活性碳酸钙22-28份、磷酸8.5-9.5份、氢氧化铝3.5-4.5份、颜填料22-28份、硅粉12-18份、红外遮蔽剂3.5-4.5份、玻璃纤维18-22份、阻燃剂2.5-3.5份、无机纳米二氧化钛1.5-2.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建筑用隔热保温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分子聚合物乳液55份、纳米活性碳酸钙25份、磷酸9份、氢氧化铝4份、颜填料25份、硅粉15份、红外遮蔽剂4份、玻璃纤维20份、阻燃剂3份、无机纳米二氧化钛2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乳液为丙烯酸型乳液、苯丙型乳液、聚乙烯醇型乳液、聚乙烯-醋酸乙烯型乳液、纤维素乳液、纤维素醚乳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颜填料为钛酸钾晶须、膨胀珍珠岩、陶瓷微球、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粉、碳纤维、海泡石、硅灰石针状粉、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建筑用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2)将高分子聚合物乳液的原料加入搅拌器中搅拌,再加入玻璃纤维、纳米活性碳酸钙和无机纳米二氧化钛搅拌20-40min至均匀,最后将硅粉加入搅拌5-10min,得到混合物A备用;
(3)首先在反应釜中加入10-20份的水,然后将磷酸加入至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的转速为150-250r/min,搅拌10-20min,将反应釜升温至100-110℃;分三次缓慢加入氢氧化铝,第一次加入氢氧化铝总重量的50%,第二次加入氢氧化铝总重量的30%,第三次加入剩余的氢氧化铝,每次加入氢氧化铝间隔15-25min;
(4)将颜填料依次加入双螺旋锥形混合机,各材料加入的时间间隔为3-5min,加完后搅拌0.5-1h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龙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龙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22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质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制备单或二烷醇酰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