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1570.6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0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李顺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光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453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背景技术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为了方便驾驶员操作,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
按安装位置的不同,后视镜分为内后视镜和外后视镜。由于外后视镜安装于车体外部,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镜面容易沾染灰尘,在雨、雪天气和雾霾天气下镜面容易附着水珠。镜面在附着水珠后会变模糊,使驾驶者无法看清车外情况,大大的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
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雨刷进行前挡风玻璃和外后视镜上雨水的清理。然而,由于外后视镜的面积相对于前挡风玻璃来说很小,采用雨刷势必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在清理镜面的同时不影响视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镜片、镜布和驱动结构,所述镜布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镜片之间且位于所述镜片边缘处,所述壳体在所述镜片位置对应处设置有开口,所述镜片背面中心处粘接有连杆,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连杆转动,所述驱动结构与电源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旋转挡片,所述旋转挡片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旋转挡片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镜布设置于所述镜片正面下部。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加热所述镜布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模块与所述镜布相邻设置,所述加热器与电源相连。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雨水感应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雨水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驱动结构相连。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间设置有缝隙,所述外壳体的开口和所述内壳体的开口通过锥形连接板相连,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锥形连接板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孔,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水孔为网状筛孔。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驱动结构带动镜片旋转,镜布对镜片进行擦拭,可以在驾驶过程中随时保持汽车外后视镜的清晰度,并且擦拭过程不会对驾驶员的视线产生任何影响,安全又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汽车外后视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外后视镜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汽车外后视镜控制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体;2、内壳体;3、锥形连接板;4、镜片;5、镜布;6、雨水感应器;7、连杆;8、驱动结构;9、控制器;10、加热器;11、旋转挡片;12、连接肋板;13、联轴器;14、密封环;101、进风口;102、出风口;103、第一排水孔;201、第二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清理镜面的同时不影响视线的汽车外后视镜。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包括壳体。壳体分为外壳体1和内壳体2,外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设置有间隙,内壳体2内侧设置有镜片4、镜布5、驱动结构8、控制器9和加热器10,外壳体1外侧设置有旋转挡片11。旋转挡片11转动设置于外壳体1上,外壳体1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旋转挡片11的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光,未经杨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15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动车用防雨水后视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杆式后视镜防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