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降解PAEs的植物内生菌及在修复PAEs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36090.4 申请日: 2017-08-24
公开(公告)号: CN107365728B 公开(公告)日: 2020-04-14
发明(设计)人: 莫测辉;冯乃宪;喻娇;李彦文;赵海明;向垒;蔡全英;李慧;吴冰霄 申请(专利权)人: 暨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B09C1/10;C12R1/11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崔红丽;陈燕娴
地址: 510632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降解 paes 植物 内生菌 修复 污染 土壤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一株降解PAEs的植物内生菌及在修复PAEs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所述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YJB3,于2017年06月28日保藏于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7389。利用YJB3菌液通过根际土壤接种、喷雾处理或种子浸菌的方式,使内生菌定殖于植物根际或体内,或直接加菌至PAEs污染土壤中,均可提高土壤邻苯二甲酸酯污染修复效率。本发明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对土壤环境不引入二次污染,能够规避农产品污染风险,对于高效利用区域性中低浓度污染土壤生产安全农产品并实现“边生产、边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降解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植物内生菌,并能够单独地或联合植物修复PAEs污染土壤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农药、化肥和农膜等农资产品不合理使用以及工业“三废”排放等活动不断释放大量的PAEs类有机污染物,造成农田土壤污染日益严重。污染土壤中的PAEs被农作物吸收累积,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PAEs是一类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具有内分泌干扰、生殖发育毒性、肝毒性和“三致”效应。日常膳食摄入含有PAEs的农产品导致长期低剂量暴露,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土壤修复是消除农田土壤PAEs污染最直接的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土壤修复技术如客土法、化学淋洗、气提以及热处理等物理、化学方法,生物修复具有成本低、安全有效、环境友好等特点。生物修复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等。具有高效降解PAEs等有机污染物的功能微生物,可以从植物体外的各种环境中获得,也可以从植物体内分离获得,后者研究还很少,但在应用上与前者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功能植物内生菌既能单独地,也能联合植物一起降解污染土壤中PAEs等有机污染物,还能够协助宿主植物降低PAEs等有机污染物在体内的累积和引起的毒害效应,同时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这是因为内生菌通过植物叶片气孔、茎干皮孔和根系伤口等途径进入植物体内,然后定殖在植物各个器官的组织内部及细胞间隙。内生菌与植物宿主建立了良好的互利共生关系,构成植物微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特殊的生态位。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可以利用植物内生菌接种于作物根际或体内,降低根际土壤中PAEs等有机污染物污染,降低作物PAEs累积,有效规避作物PAEs污染风险,使作物体内特别是可食用部位污染物含量低于食品卫生安全限量标准,进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然而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专利和文献报道植物内生菌单独地应用或与植物联合应用于修复PAEs污染土壤并降低作物吸收累积PAEs,以高效利用污染土壤生产安全农产品,实现“边生产,边修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降解PAEs的植物内生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降解PAEs的植物内生菌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具有高效降解PAEs功能的植物内生菌,并且单独或联合植物修复PAEs污染土壤,促进土壤中PAEs降解和降低作物吸收累积PAEs的应用。本发明操作简单、安全、成本低,对土壤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能够增加作物生物量,有效修复PAEs污染土壤,降低作物对PAEs的吸收累积,规避作物污染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株降解PAEs的植物内生菌,菌种命名为Bacillus megateriumYJB3,通过梯度驯化和富集,从植物体内分离筛选出。

所述的降解PAEs的植物内生菌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YJB3,其保藏信息: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日期:2017年06月28日,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7389。

所述的植物内生菌的分离筛选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6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