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空作业用多样化工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4530.2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5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林美珠;张双英;李维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艺伟 |
地址: | 3001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作业 工作平台 工作台 驱动机构 安装框 升降机构顶端 电动推杆 升降机构 照明作用 内连接 上升时 照明灯 伸缩 挪动 加深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作业用工作平台,尤其涉及一种高空作业用多样化作平台。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样化、方便挪动和实用性高的高空作业用工作平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高空作业用多样化工作平台,包括有安装框等;安装框内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顶端连接有工作台。本发明能够通过工人的实际情况来完成高空作业,为了避免工作台上升的高度不能满足工人高空作业时所需要的高度,通过控制电动推杆伸缩来实现继续加深工作台上升的高度,可提醒控制人员上升时所需要的高度,因为有照明灯的作用,达到照明作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作业用工作平台,尤其涉及一种高空作业用多样化作平台。
背景技术
高处作业: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由于现有的高空作业用工作平台比较单一化,并且需要挪动时,需要通过人工搬动的形式来完成,这样比较单一化的同时实用性也较低。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多样化、方便挪动和实用性高的高空作业用工作平台,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比较单一化、挪动位置时需要通过人工搬动来实现和实用性较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比较单一化、挪动位置时需要通过人工搬动来实现和实用性较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样化、方便挪动和实用性高的高空作业用工作平台。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高空作业用多样化工作平台,包括有安装框、工作台、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安装框内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顶端连接有工作台。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有电动绕线轮、拉绳、移动杆、第一滑块、第一滑轨和第一弹簧,安装框顶壁中间开有第一通孔,安装框顶部中间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左右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均与第一滑轨配合,安装框内底部中间安装有电动绕线轮,电动绕线轮上绕有两根拉绳,第一滑块外侧与安装框内顶部的左右两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滑块底部均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均穿过第一通孔,拉绳末端均与移动杆内存连接。
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二弹簧、第一连接块、第一升降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滑轨和第三滑块,安装框顶部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均与第二滑轨配合,第一滑块顶部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杆,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杆中部转动式连接,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杆顶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杆,左右两侧的第二连杆中部转动式连接,第二滑块外端均连接有第一升降杆,第一升降杆顶端与工作台底部连接,工作台内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三滑轨,工作台底部与第三滑轨顶端接触,第三滑轨上左右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均与第三滑轨配合,第二连杆顶端均与第三滑块底部转动式连接,第二滑轨内侧上部均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二滑块顶部与第一连接块底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有箱体、第四滑块、第三弹簧、电动推杆、第二升降杆和第四滑轨,安装框底部中间连接有箱体,箱体内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四滑轨,第四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四滑块,第四滑块均与第四滑轨配合,箱体内顶部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三弹簧,第四滑块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升降杆,第二升降杆顶端与安装框底部中间连接,第三弹簧顶端与第二升降杆底部接触,箱体内底部中间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顶端与第二升降杆底部中间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安装块、安装板和万向轮,箱体底部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底部中间均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均连接有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4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张堆积转出装置以及纸张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塑料瓶再生管形带制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