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治蔬菜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1427.6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9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赵萍;孙鹏;景辉;张美翠;杜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43/56;A01P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6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714000 陕西省渭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治 蔬菜 病害 杀菌 组合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蔬菜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吲唑磺菌胺杀菌复合物在防治蔬菜土传病害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我国种植的蔬菜种类及面积越来越大,随之病害种类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主要蔬菜年种植面积3亿亩,其中病虫害发生面积3.5亿亩次左右,我国常见蔬菜近50种,共有500多种病害,其中危害严重的有数十种。保护地栽培是近年来兴起的蔬菜栽培方式,由于保护地的温、湿度等条件极有利于病害发生,因而保护地蔬菜病害发生严重,蔬菜(大白菜、小青菜、甘蓝、萝卜等)的软腐病、霜霉病是全国的两大真菌性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由于蔬菜生育期较短,且人们对蔬菜品质要求较高,不能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产品来防治病害,所以研究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有很广的应用前景。
吲唑磺菌胺为三唑磺酰胺类杀菌剂,属于Qi(泛醌还原酶)位点真菌呼吸抑制剂,具有一定的穿透活性和良好的耐雨水冲刷能力。可抑制真菌呼吸作用及孢子的萌发,对疫霉菌、霜霉菌等卵菌门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很高的活性,且对难防控的蔬菜根肿病亦具有相当不错的活性,是一个以预防为主的杀菌剂。氟唑环菌胺、氟唑菌苯胺属吡唑酰胺类的新型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病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蛋白复合体Ⅱ(即琥珀酸脱氢酶)影响病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系统,阻碍其能量代谢,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导致其死亡,该化合物低毒,低残留,且对多种种传、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促进根系的生长。三唑磺酰胺类杀菌剂与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两者作用机理不同,预防加防治结合,地下与地上结合,能够有效完美的防治蔬菜土传病害,目前二者复配未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不易产生药害、可有效避免药剂残留超标以及可有效防治蔬菜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蔬菜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蔬菜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包括吲唑磺菌胺以及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所述吲唑磺菌胺与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50:50~1。
上述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氟唑环菌胺或氟唑菌苯胺。
上述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氟唑环菌胺时,所述吲唑磺菌胺与氟唑环菌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10:10~1;所述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氟唑菌苯胺时,所述吲唑磺菌胺与氟唑菌苯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30~1。
上述吲唑磺菌胺与氟唑菌苯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5。
防治蔬菜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根肿病、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软腐病和/或白绢病时的应用。
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防治蔬菜病害的杀菌组合物而成的杀菌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药物包括有效成分以及相应助剂;所述有效成分是杀菌组合物;所述有效成分的含量是0.5%-70%。
上述杀菌药物的剂型是悬浮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种子处理悬浮剂、悬浮种衣剂以及药肥颗粒剂。
杀菌药物在防治根肿病、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软腐病和/或白绢病时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蔬菜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该防治蔬菜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包括吲唑磺菌胺以及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吲唑磺菌胺与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50:50~1。本发明开创性的开发了吲唑磺菌胺与氟唑环菌胺或氟唑菌苯胺的复配,大大降低了操作风险及环境风险。本发明重点开发了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组合物,预防与防治结合,地下根基部防治与地上茎叶防治相结合;本发明将两种有效成分复配,降低了用药量,减少了土壤及蔬菜中的残留量,保障了餐桌上的安全,同时有利于减少或延缓单一有效成分易产生抗性的问题;本发明所研究开发的剂型都为新型环保剂型,对操作者及环境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防治根肿病、软腐病等蔬菜真菌性病害,发明人以吲唑磺菌胺与氟唑环菌胺或氟唑菌苯胺等成分进行了复配的增效研究。
具体试验方法及结果如下:
供试靶标:田间采集并在室内鉴定、繁殖。
供试药剂:97.5%吲唑磺菌胺原药(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95%氟唑环菌胺原药(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95%氟唑菌苯胺原药(拜耳股份公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1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消毒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氟节胺和多效唑的桃树控梢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