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赤泥制备聚合氯化铝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0415.3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1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阳;王峰;张文博;杜善国;王少武;马震林;郑霞;陈玉海;姚毅;姜梅;刁克建;李韶辉;魏俊峰;岳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56 | 分类号: | C01F7/56;C02F1/52;C02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赤泥 溶出 聚合氯化铝 聚合反应 溶出液 料浆 制备 聚合氯化铝产品 氧化铝废渣 赤泥废渣 固液分离 铝离子 氯离子 摩尔比 堆存 滤渣 盐酸 生产成本 废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赤泥制备聚合氯化铝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赤泥置于盐酸中进行溶出反应,得到溶出液;所述溶出反应的时间为1‑6h,温度为90‑140℃;其中,氯离子与铝离子的摩尔比为1.8‑3.5;2)将所述溶出液固液分离,得到溶出滤渣和溶出滤液;3)调节所述溶出滤液的pH至3.5‑4.5,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氯化铝料浆;所述聚合反应的时间为0.5‑3h,温度为50‑110℃。本发明采用氧化铝废渣,即赤泥为原料,实现了废物的综合利用,解决了现有赤泥堆存引起的环境污染等缺陷,最后得到了聚合氯化铝料浆产品,由于是在赤泥废渣的基础上获得,因此,大大降低了聚合氯化铝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轻金属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赤泥制备聚合氯化铝的方法。
背景技术
赤泥,是用铝土矿提炼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因其为赤红色泥浆状而得名。随着铝土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赤泥排放量每年为1500万吨以上,且随着新投产和老设备增产改造,赤泥总质量有上升的趋势。世界各国大多数氧化铝厂是将赤泥堆积或倾入深海,赤泥的存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和农田、耗费较多的堆场建设和维护费用,而且存在于赤泥中的剩余碱液能向地下渗透,造成地下水污染。此外,堆场的赤泥形成的粉尘到处飞扬,破环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环境保护日趋重要的当今社会,赤泥的综合治理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废弃物,也是氧化铝生产的最大污染源。由于生产方法和铝土矿品位的不同,每生产一吨的氧化铝大约要产生0.5-2.5吨的赤泥,每吨赤泥还附带有3-4m3的含碱废液。
按照氧化铝生产方法的不同,赤泥可分为烧结法、拜耳法和联合法赤泥三种,由于铝土矿的含量丰度不同,国内外氧化铝生产所采取的方法也不同。除我国和前苏联外,其他各国均采用拜耳法生产,拜耳法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拜耳法生产采用的是,强碱NaOH溶出高铝、高铁铝土矿,产生的赤泥中氧化铝、氧化铁、碱含量高,拜耳法赤泥的主要成分为赤铁矿、铝硅酸钠水合物及钙霞石等,处理的是一水软铝石型和三水铝石型铝土矿。烧结法和联合法处理的是难溶的高硅、低铁、一水硬铝石型、高岭石型铝土矿,产生的赤泥CaO含量高,碱和铁含量较低。我国主要是以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烧结法、联合法赤泥,其主要成分为硅酸二钙及其水合物。
在赤泥中回收方面,目前重点是在金属铁的回收,但现在仍未有大量的实际应用。例如,赣州有色研究所等公司采用高梯度、高强度磁选机回收赤泥中的铁,并未取得石英,同时投资运行费用高,回收率低。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赤泥得到有效的产品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赤泥制备聚合氯化铝的方法,既实现了赤泥的有效利用,又得到了聚合氯化铝产品,降低了聚合氯化铝的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赤泥制备聚合氯化铝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赤泥置于盐酸中进行溶出反应,得到溶出液;所述溶出反应的时间为1-6h,温度为90-140℃;其中,氯离子与铝离子的摩尔比为1.8-3.5;
2)将所述溶出液固液分离,得到溶出滤渣和溶出滤液;
3)调节所述溶出滤液的pH至3.5-4.5,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氯化铝料浆;所述聚合反应的时间为0.5-3h,温度为50-110℃。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步骤1)中,所述溶出反应的时间为2-4h,温度为100-130℃。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步骤1)中,氯离子与铝离子的摩尔比为2.2-3.1。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步骤2)中,将所述溶出滤渣采用水经两次清洗,得到一次洗液和二次洗液,所述一次洗液并入所述溶出滤液中,所述二次洗液返回步骤1)中,置于所述盐酸中溶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0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