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分离油水乳液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秸秆尼龙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6401.6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3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毓;于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7/00;B01D17/02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超亲水 疏油 尼龙复合膜 分离油水 乳液 秸秆 预处理 低表面能物质 表面自由能 疏油材料 超疏水 修饰 剥离 污染 转化 | ||
一种能够分离油水乳液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秸秆尼龙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超疏水或超疏油材料通常对表面自由能要求很高,需要用低表面能物质对其进行修饰,增大了成本还带来了一定程度污染的问题。方法:一、制备预处理后的原料;二、相转化;三、剥离。本发明涉及能够分离油水乳液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秸秆尼龙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诸如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皮革、纺织、食品和医药等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为了降低成本这些含油废水被直接排放进水体中。目前处理含油污水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而这些废水大部分是以油水乳液的形式存在的,一般的油水分离膜和吸油材料并不能分离油水乳液。许多新材料用于处理油水乳液面临成本问题这就导致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应用问题。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人们在开发分离材料时,越来越倾向于采用与环境相容的物质作为原料,生物质材料由于廉价易得、可生物降解,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
超疏表面是指对水或油滴的静态接触角在150°以上,滚动角在10°以下的表面,这种表面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自清洁、防污、减阻、防腐蚀性等),在很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材料的浸润性能取决于其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几何结构。超疏水或超疏油材料通常对表面自由能要求很高,这就需要用低表面能物质对其进行修饰,不仅增大了成本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而超亲材料表现出水下或油下的特殊浸润性,并且往往不需要特别的修饰便能获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超疏水或超疏油材料通常对表面自由能要求很高,需要用低表面能物质对其进行修饰,增大了成本还带来了一定程度污染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分离油水乳液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秸秆尼龙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能够分离油水乳液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秸秆尼龙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制备预处理后的原料:
将秸秆粉依次过300目筛及400目筛,得到粒径均匀的原料,将粒径均匀的原料浸入到混合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0.5h~3h,得到预处理后的原料;
所述的混合溶液由尼龙和甲酸混合而成,所述的尼龙与甲酸的质量比为1:(5~10);所述的秸秆粉与混合溶液中尼龙的质量比为1:(0.5~1.5);
二、相转化:
将预处理后的原料静置消泡,然后将消泡后的原料滴涂至玻璃板上,刮涂均匀并浸渍于去离子水中5min~10min,得到相转化后的膜;
所述的相转化后的膜厚度为100nm~250nm;
三、剥离:
将相转化后的膜自然晾干,然后从玻璃板上剥离,得到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秸秆尼龙复合膜。
本发明以秸秆为原料,保留了秸秆可生物降解的特性,制备得到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油/水乳液分离膜,具有经济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材料,可实现污水中油/水乳液的快速分离。由于膜材料的优点,使得分离后的油易于回收处理,并且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本发明方法的适用性广泛,可采取不同种类的秸秆作为原材料,例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等。
本发明的优点:
1、使用秸秆作为原材料,是一种天然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加工中可快捷获得,具有环境友好、储量丰富的特点,开发出一种优异性能的分离膜,是固体农林废弃物的有效开发利用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6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