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菌杀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8779.1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4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覃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城县成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9/26 | 分类号: | A01N59/26;A01N59/00;A01N43/16;A01N37/02;A01N27/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545299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杀菌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食用菌杀菌剂。
背景技术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
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卯晓岚(1988)统计,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器重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
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有些国家还建成了年产鲜菇千吨以上的菇厂,还发展了既供观赏又供食品的家庭种菇和用菌丝体液体发酵生产食品添加剂的技术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2005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世界第一,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调查统计,2010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2000万吨,占世界70%。由全禾菌业、九发集团等单位开发了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和工厂化栽培技术,大大提升了中国食用菌生产水平。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对国内市场要加大宣传力度及产业整合。
食用菌营养丰富,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食物。而在培植过程中经常受杂菌污染而产量低,或导致菌种变异无法食用,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除杂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食用菌杀菌剂,提高食用菌产量,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杀菌剂,由下述重量含量原料构成:脱乙酰壳多糖3-5%、碳酸钠1%-1.5%、磷酸三钠0.3%-0.8%、丙酸钙0.3%-2%、2-甲基-丙酸甲酯5-8%、2-甲基丙酸6-12%和3,3,7,11-四甲基三环[6.3.0.0(2,4)]十一碳-8-烯5-8%,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各原料的重量含量分别为:脱乙酰壳多糖3-4.8%、碳酸钠1.2%-1.5%、磷酸三钠0.3%-0.78%、丙酸钙0.32%-2%、2-甲基-丙酸甲酯5-7.8%、2-甲基丙酸6.5-12%和3,3,7,11-四甲基三环[6.3.0.0(2,4)]十一碳-8-烯5-7.8%,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各原料的重量含量分别为:脱乙酰壳多糖3.2-4.8%、碳酸钠1.2%-1.45%、磷酸三钠0.32%-0.78%、丙酸钙0.32%-1.82%、2-甲基-丙酸甲酯5.2-7.8%、2-甲基丙酸6.5-11.82%和3,3,7,11-四甲基三环[6.3.0.0(2,4)]十一碳-8-烯5.2-7.8%,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各原料的重量含量分别为:脱乙酰壳多糖3.2-4.6%、碳酸钠1.25%-1.45%、磷酸三钠0.32%-0.75%、丙酸钙0.42%-1.82%、2-甲基-丙酸甲酯5.2-7.5%、2-甲基丙酸7.5-11.82%和3,3,7,11-四甲基三环[6.3.0.0(2,4)]十一碳-8-烯5.5-7.8%,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各原料的重量含量分别为:脱乙酰壳多糖3.5-4.6%、碳酸钠1.25%-1.4%、磷酸三钠0.35%-0.75%、丙酸钙0.42%-1.8%、2-甲基-丙酸甲酯5.5-7.5%、2-甲基丙酸7.5-11.8%和3,3,7,11-四甲基三环[6.3.0.0(2,4)]十一碳-8-烯6.0-7.8%,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各原料的重量含量分别为:脱乙酰壳多糖3.8-4.6%、碳酸钠1.25%-1.34%、磷酸三钠0.45%-0.75%、丙酸钙0.42%-1.78%、2-甲基-丙酸甲酯6-7.5%、2-甲基丙酸7.5-11.2%和3,3,7,11-四甲基三环[6.3.0.0(2,4)]十一碳-8-烯6.2-7.8%,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城县成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城县成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8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