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铸蜡镶珠宝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5280.2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5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彭少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少中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A44C2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44305 | 代理人: | 叶新建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铸 珠宝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所属领域是珠宝领域,尤其是电铸蜡镶珠宝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三种方法将宝石、半宝石或人造宝石(以下将这三类宝石统称为石)镶嵌在电铸工件表面上,这三种方法分别是:
第一种是:利用镭射焊接,或明火焊接,或机械爪钳方法,将预先镶嵌著石的金属配件固定在电铸工件表面;
第二种是:用胶水或类似的化合物将石直接黏在电铸工件表面;
第三种是:美国曾经有一项专利(U.S 6212745)描述不用预先将把石镶嵌在金属配件上,也可直接将石镶嵌在电铸工件表面上,但比对本发明,它有以下三点缺陷:
第一点缺陷:它的工件胚胎不是用蜡作为材料,而是用制作复杂、生产麻烦、成本高的锡合金作为材料。
第二点缺陷:为了让电铸能够在石与镶石位之间顺利进行,它必须在镶石位的底部和附近刻画一些坑槽使电铸液能流入才可进行电铸,但在细小表面刻画一些坑槽困难度是很高,而且会破坏工件的外观;并且与本发明很不相同的是,它的镶石位底部是密封的,没有半点光线能穿透底部射出,让石无法发放出它应有的闪烁。
第三点缺陷:它的镶石效果是单一,不像本发明有多种镶嵌效果,例如:钉镶(爪鑲)、包镶、半包镶和迫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个电铸蜡镶珠宝工艺,是独家首创方法,能成功将多颗石镶嵌在中空电铸首饰或摆件的表面上,它利用独特步骤,再配合电铸技术和蜡件镶石位的特殊设计,这也是本发明专利申请的重要部分,它能直接把石镶嵌在中空的电铸工件表面,并形成一体,达到蜡镶效果,而不需要借助预先镶嵌好石的金属配件。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本发明采取以下步骤:首先,在蜡件上设计相应形状的镶石位,并在表面涂上一层导电漆;其次,在导电漆上电镀一层金属保护层;然后,把石放入镶石位内;接着,利用电铸技术进行蜡镶工艺;最后,清空电铸工件内部的蜡胚胎。清空后,石便与中空电铸工件呈现成一体,达到蜡镶效果。
由于蜡本身是不导电的,若要进行电铸蜡镶,蜡件的表面必须预先涂上一层导电漆,让蜡面能够导电和可进行电镀和电铸工序。首先,在蜡件的特殊设计镶石位内涂上一层导电漆,使蜡面变成可导电性,以便在后期进行电镀和电铸。接著,在导电漆上电镀一层薄金属保护层,它可避免把宝石、半宝石或人造宝石(以下简称这三类宝石为石)放入镶石位时,意外地刮伤导电漆甚至刮损蜡胚胎,并可以防止电铸披锋在石与电铸层接触点上形成。其中,镶石位的特殊设计,能令到石平稳安放,并能确保电铸过程中石不会脱落。所述电铸工艺把电铸金属一层层地电沉积在电镀金属保护层上,填满石与镶石位之间的空隙,令石稳固包嵌在镶石位内,从而达到镶嵌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漆的含有33-39%#1000目幼铜粉或幼银粉,和61-67%胶水。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保护层选自铜、镍、银、金,或其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清空电铸工件内部为使用物理热方法或化学热方法将电镀保护层、导电漆和蜡胚胎清除,清除后便可得到有蜡镶效果的中空电铸工件。
优选地,所述化学热方法为利用化学反应热清除蜡水来清除蜡胚胎,比如使用热稀硝酸将电镀保护层和导电漆浸蚀清除。
本发明所描述的电铸金属不限于黄金或其合金,还包括银合金、铜合金,或纯金、纯铜和纯银。
本发明所描述的石不单只局限宝石、人造宝石、半宝石和其他珍贵石头。
本发明所描述的电铸工件不单只是指戒指,还包括耳环、手镯、项链、吊坠、胸针和摆件。
执行本发明时,需留意以下两要点:为避免安放石在蜡镶石位时,不小心刮损蜡面或刮伤导电漆层,必须要在导电漆上电镀一层薄金属(一般是铜、镍、银或者金)来保护导电漆和蜡胚胎。同时,这层电镀保护层可防止石与镶石位的接触点出现电铸披锋。虽然这些电铸披锋并不牢固贴在石面上,只要轻轻地也能刮掉,但增加一层电镀保护层就能彻底避免披锋产生,作为批量生产是非常符合效益。
另外,安放石时,必须让石面朝向上方,以防止在电铸过程中石被地心吸力影响,出现松石或脱石现象。
如图1明确显示蜡镶石位的特殊设计的基本结构,本发明所提及的特殊镶石位设计基本上可分为下部分(底座)和上部分(表层)。
其中,镶石位的底座设计包含一个管形的底座10,管形底座的形状是吻合石5的形状,常见的有圆形、长方形、卵形和正方形,如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少中,未经彭少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5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