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救援消防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3729.1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3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凯;赵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极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76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救援 消防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救援消防车,包括车体、回转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伸缩臂、支撑臂、调速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张紧轮、链条、传输板和高空救援平台,车体的上方设有回转台和支撑臂,回转台设有与第一液压缸连接的伸缩臂,伸缩臂与支撑臂的一端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液压缸相连接,伸缩臂的底端设有与调速电机电连接的主动轮,伸缩臂的顶端设有从动轮,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轮上设有适配的链条,链条上设有活动连接的传输板,伸缩臂的最顶端设有高空救援平台。本发明设计合理,不易倾倒,操作简单,下降速度可控,不会造成二次伤害,循环输送受困人员,大幅提高救援速率,输送方向逐渐远离着火点,安全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救援消防车。
背景技术
消防车,又称为救火车,指主要用来执行火灾应对任务的特殊车辆,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消防部门也会将其用于其他紧急抢救用途。消防车可以运送消防员抵达灾害现场,并为其执行救灾任务提供多种工具。现代消防车通常会配备钢梯、水枪、便携式灭火器、自持式呼吸器、防护服、破拆工具、急救工具等装备,部分的还会搭载水箱、水泵、泡沫灭火装置等大型灭火设备。多数地区的消防车外观为红色,但也有部分地区消防车外观为黄色,部分特种消防车亦是如此,消防车顶部通常设有警钟警笛、警灯和爆闪灯。常见的消防车种类包括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泵浦消防车、登高平台消防车、云梯消防车等。
目前,高层建筑人员救生主要是云梯消防车,最高达70多米,但由于效率低,获救人员从云梯下到地面十分困难,恐高、年老、弱小或者负伤人员的不能下来,需要云梯车收回云梯,速度慢,救人效率十分低下;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种用于消防车的逃生装置的发明专利方案,专利号为200920171770.7,该方案采用伸缩筒与举升液压缸相连接的方式,即伸缩筒代替传统伸缩臂承受各种载荷和力矩,由于伸缩筒内部又是人员逃生通道的设计,这种方式结构复杂,为了能够容纳人员逃生,整个伸缩筒内部即留有人员通过空间又得承受各种载荷和力矩,造成体积结构重量巨大,结构复杂,成本高,传统车辆底盘不适合,此外其内部人员逃生采用水流冲击减速方式更是不适合不方便,特别是在冬季结冰的情况下,而且后方的逃生人员如果自重过大很容易砸伤前方的逃生人员,下滑速度不可控,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这种专利无论是方法还是结构都太复杂,不实用,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相对简单且更高效的快速救援消防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救援消防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救援消防车,包括车体、回转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伸缩臂、支撑臂、调速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张紧轮、链条、传输板和高空救援平台,其结构要点在于:车体的上方设有回转台和支撑臂,回转台设有与第一液压缸连接的伸缩臂,伸缩臂与支撑臂的一端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液压缸相连接,伸缩臂的底端设有与调速电机电连接的主动轮,伸缩臂的顶端设有从动轮,且伸缩臂的下方设有张紧轮,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轮上设有适配的链条,链条上设有活动连接的传输板,伸缩臂的最顶端设有高空救援平台。
作为优选的,支撑臂为可伸缩结构。
作为优选的,主动轮为“工”型,包括轮齿和连接转轴,轮齿设于连接转轴的两侧。
作为优选的,从动轮与主动轮形状和结构一致。
作为优选的,张紧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张紧轮通过伸缩杆分别与车体和伸缩臂连接,且伸缩杆可以沿着伸缩臂伸缩方向摆动,摆动角度为0-180度。
作为优选的,链条的数量为两个,且链条上设有均匀设置的通孔,两个链条相对的一侧设有均匀设置的安装孔。
作为优选的,传输板的两端均设有与安装孔适配的安装柱,且传输板的背面设有容腔,容腔内设有支架。
作为优选的,传输板设有带盖的收纳槽,收纳槽中设有安全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极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极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37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