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IS的中继站远距离无线中继通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8538.0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7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吕共欣;冯祥成;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置辰海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42;H04W24/08;H04W36/00;H04W40/22;H04W52/28;H04W52/46;H04W76/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车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is 中继站 远距离 无线 中继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中继站远距离无线中继通信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判断中继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动态地同步调整中继点通信设备的收发机频点、信道带宽以及天线伺服系统天线指向,实现远距离无线中继。本发明所实现的方法,同步设置中继双方的无线工作频点、同步切换通信信道,并根据中继点位置的变化,指令天线伺服系统准确动态跟踪,并对中继双方发射机功率和调制带宽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保证船舶在运动中完成稳定中继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运动中继站或海面固定中中继站之间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航行过程中,船舶和船舶的距离一直处理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使得船岸通信的船舶接入带宽受空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为了保证船岸无线通信船舶接入宽带保持稳定,需要针对带宽变化调整船舶和船站的通信连接方式。
例如专利申请201210397265.0公开一种海上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海面移动船只之间的宽带无线通信,解决现有通信系统在海面船只之间使用时通信带宽窄,通信距离短及通信链路不稳定(船体晃动)等问题。所述的海上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主要由一套中心站及多套移动站组成,中心站和移动站分别安装在不同船只上,安装中心站的船只可以与任一安装移动站的船只进行通信。中心站和移动站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天线、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及网络交换机。为满足海面特殊环境下远距离和宽带传输的要求,系统中天线的发射频率在430MHz~860MHz频段内;为抵抗海面风浪摇摆,保证通信链路的稳定性,系统中的天线采用收发一体的全向天线,且由两根性能相同的天线组成V字型。该系统也是采用传统的无线通讯方式,并不能解决基站被限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GIS的中继站远距离无线中继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同步设置中继双方的无线工作频点、同步切换通信信道,并根据中继点位置的变化,指令天线伺服系统准确动态跟踪,并对中继双方发射机功率和调制带宽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保证船舶在运动中完成稳定中继通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GIS的中继站远距离无线中继通信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发送GPS信号实时保证物理位置信息,从而保证船舶中继站或海面固定中继站接入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GIS的中继站远距离无线中继通信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判断中继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动态地同步调整中继点通信设备的收发机频点、信道带宽以及天线伺服系统天线指向,实现远距离无线中继。本发明所实现的方法,同步设置中继双方的无线工作频点、同步切换通信信道,并根据中继点位置的变化,指令天线伺服系统准确动态跟踪,并对中继双方发射机功率和调制带宽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保证船舶在运动中完成稳定中继通信。
基于GIS的船舶或海面固定中继站无线中继方法原理是:
通过监控船站的网络连接状态,从而分析出可以通过船舶或海面固定中继站进行网络连接的船站;带外网管系统根据中继站船舶的连接状态,给中继连接的无线基站分配工作频点,并通过带外网管发送中继站和船站的连接指令,驱动无线连接站切换通信信道;同时,带外网管根据船站的动态位置,实时调整中继站和船站伺服系统的控制指令,驱动中继站和船站保持定向连接,并对中继双方发射机功率和调制带宽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保证船舶运动中的稳定中继通信。
进一步,该方法第一步是确定海上待中继的无线船站和海面中继站,确定带中继的无线船站和海面中继站的实现方法如下:
101、带外网管系统预先记录具有中继站的船舶和海面固定中继站的ID和名称,设备的特性,包括设备的频段、天线增益、发射功率、调制带宽等信息;
102、带外网管系统通过带外网络(VHF、AIS、卫星通信、CDMA)实时采集海面船站的GPS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置辰海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置辰海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8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染整定型机废气清洁处理系统的油污清除机构
- 下一篇:发酵罐通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