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脱除粉末涂料的水性脱漆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8305.2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1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宗文;侯伟;何宗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普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9/00 | 分类号: | C09D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脱除 粉末涂料 水性 脱漆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涂装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脱除粉末涂料的水性脱漆剂。
背景技术
金属表面涂装一般分为两部份:一是涂装前金属的表面处理;二是涂装的施工。涂装施工是把油漆、涂料以喷涂、刷涂、辊涂等方式附着在金属表面的过程,从而对金属进行保护和装饰。有时涂装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残次品,以及产品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因为一些外界条件,如机械损伤或腐蚀介质的侵蚀而造成涂层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需要把旧的漆膜去除干净,以利于二次涂装和利用。
脱漆剂是通过溶解、渗透、溶胀、剥离和反应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作用使漆膜快速脱出,因而受到到广泛应用。早期脱漆剂大多含有二氯甲烷、苯酚以及低沸点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其毒性和挥发性都比较大,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都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危害。因此,低毒、低挥发性、不腐蚀底材的水性脱漆剂的研制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市场上的水性脱漆剂存在对特殊弯曲结构的工件脱除不尽,容易有漆膜残留,因此在脱漆效果上有很大缺陷。
本发明采用低毒、低挥发性的有机溶剂,并引入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增溶剂配置成碱性的均相稳定的水性脱漆剂,其脱漆效果优异,对底材腐蚀小,浸泡操作,对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有极大的推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均相稳定的用于脱除粉末涂料的水性脱漆剂,该水性脱漆剂具有均相稳定、脱漆效果好、对金属底材腐蚀小的优势,通过润湿剂的作用,对特殊弯曲结构的喷涂件也能完全脱除,无任何残留,制得的脱漆剂可应用于粉末涂装的的表面漆膜脱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脱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优选地,水性脱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进一步优选地,水性脱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所述的一价碱金属盐,选自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主要是提供碱性环境,对高分子漆膜有一定的溶解作用。
所述的增溶剂为对甲苯磺酸钠,主要用作增溶剂,加入对甲苯磺酸钠后,黏度等都会有所下降。
所述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极强的消毒剂、氧化剂和氯化剂,具有较强的溶解漆膜的作用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高沸点、低毒性的苯甲醇、1,3-丁二醇、1,2-丙二醇、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甲醚中的2种或者3种,对溶解漆膜有一定的作用。
所述的润湿剂为OP-10,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高渗透力和极强的铺展性,对残留的漆膜具有极强的脱除能力。
所述水性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将碱金属盐溶于部分水中,搅拌混合,然后依次至少2种的有机溶剂、增溶剂、润湿剂和二氯异氰尿酸钠,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剩余的水,得到均相稳定的水性脱漆剂。
所述水性脱漆剂的应用方法,将水性脱漆剂加热至60℃,将喷涂后的钣金件放入脱漆剂中浸泡15-30min;然后取出工件用流动自来水进行冲洗即可。
本发明采用低毒、低挥发性的有机溶剂,并引入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增溶剂配置成碱性的水性脱漆剂,其脱漆效果优异,对底材腐蚀小,浸泡操作,对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有极大的推动意义。对漆膜的作用原理是使漆膜高分子链中C=O的断裂,同时分解出含有-OH的小分子链段,降低与基材的粘结力,使高分子物质迅速降解成小分子并从基材上脱离,同时润湿剂的存在,也保证了特殊弯曲结构的工件也能够完全清除,无残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具有低毒、低挥发性。
2、对金属底材的腐蚀性小,不破坏原有的陶瓷转化膜层,有利于二次涂装。
3、脱漆效果高,单位脱漆剂脱漆量可到2.74㎡/500g。
4、工艺简单,槽液维护方便,有利于长期使用。
5、对特殊弯曲结构的工件也能够完全清除,无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实施例内容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普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普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8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酮薄雾抑制剂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内墙涂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