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6412.1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0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何爱忠;吴金利;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安来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47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护用锚杆,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对煤矿井下掘进的巷道顶部进行支护的有安全保障且可回收的锚杆。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掘进巷道顶端支护问题是一直困扰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大难题,其难题主要在于:
一是安全隐患较大。井下掘进工作是分阶段施工,期间,需要对巷道顶部进行支护,以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当一个阶段的巷顶、巷壁加固和其它设施跟进敷设完工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掘进施工。这样,反复掘进,直至完成掘进开拓至采煤工作面。一个掘进班队,每天要完成6-8个阶段的掘进进尺任务。因此,顶板支护是确保巷道安全的关键,现有锚杆支护由于锚固不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是工作效率低。按照工艺要求,先打好眼,装入锚固剂,安装锚杆,最后上锚盘拧紧。现行的锚杆由于无法对锚固剂进行有效控制,造成安装速度提高不起来,效率较低。
三是成本较高。现有锚杆支护,用过后无法回收,造成大量的钢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锚杆,安全性高、安装效率高、可回收,经济效益可观。
本发明包括锁紧垫片、锁紧螺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链接螺母、卸载螺母,所述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的一端设有与链接螺母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通过链接螺母链接为一体;第二杆体的另一端开有与锁紧垫片、锁紧螺母、卸载螺母对应的外螺纹,在该端依次装上锁紧垫片、卸载螺母和锁紧螺母。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把现有的一根锚杆改为可链接在一起的两根,结构简单,便于工人操作,效率高、经济效益突出,可回收,比现使用的锚杆降低60%以上的成本,最主要的是工作安全性有保障。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 第一杆体,2. 第二杆体,3. 链接螺母,4. 锁紧垫片,5. 锁紧螺母,6. 卸载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2、链接螺母3、锁紧垫片4、锁紧螺母5、卸载螺母6等。
所述的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2的一端设有与链接螺母3对应的外螺纹,通过链接螺母3链接为一体;
第二杆体2的另一端开有与锁紧垫片4、锁紧螺母5、卸载螺母6对应的外螺纹,在该端依次装上锁紧垫片4、卸载螺母6和锁紧螺母5。
使用步骤:
第一步:把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用链接螺母链接好,井下掘进顶板打好锚杆眼后,先装入塑料袋封装的形状如火腿肠的锚固剂。
第二步:把第一杆体1方向朝里装入事先打好的锚杆眼,退到底后用锚杆机(专用设备)旋转将锚固剂刺破。由于第一杆体1在最底部,一般约600㎜处有链接螺母3阻挡锚固剂,使得锚固剂溢流不出来(现有的锚杆无法控制或阻挡锚固剂外流,所以效率低,且对锚固常常造成虚凝,安全隐患较大),短时间内锚固剂迅速把最底端的600㎜段处凝固牢固(一般工艺要求锚固剂把最底端500-600㎜凝固住)。
第三步:在第二杆体末端依次装上锚盘、锁紧垫片、锁紧螺母和卸载螺母就全部完成工序。
第四步:等锚杆完成使命后,通过锁紧螺母5和卸载螺母6可把第二杆体2轻易脱离链接螺母3,予以回收复用。下次再使用时只需配备第一杆体和链接螺母即可,可节省60%的材料。
以现已开发的2500㎜长、直径22㎜的锚杆为例:
第一杆体1长度是635㎜,第二杆体2的长度是1865㎜,链接螺母3长70㎜,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的一端均开螺纹35㎜;链接螺母3的直径是32㎜,锚杆眼打成34的孔径,便于锚杆装入,而且由于链接螺母3的外径是32㎜,锚杆眼的孔径是34㎜,单边留有1㎜的空隙,使得锚固剂溢流得以有效阻挡,从而迅速完成低端500-600㎜处的凝固,这样不仅能迅速完成锚固,效率提高,而且最最主要的作用是安全性得到保障。等整根锚杆完成任务后,用扳手通过锁紧螺母5和卸载螺母6可以实现轻松回收,只有最低端的第一杆体1(635㎜)和链接螺母3被锚固剂锚固死,丢在里面,节约至少60%以上的成本。整根锚杆长度越长,节约的成本越大。等下次复用时只需另配第一杆体1和链接螺母3即可(约占整根锚杆成本的30%),而且第二杆体2可实现多次复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安来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安来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6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隧道纵向止水带定位夹具的操作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吊挂式风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