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4621.2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北村正史;大高诚;高桥要;秋山雄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C1/14 | 分类号: | F28C1/14;F28F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利用通过风扇的驱动所产生的风的流动,对变频装置进行风冷,来减少变频装置或者所述控制板的风冷用风扇等,由此不使用多余的设备以及电力,就能够冷却变频装置。在热交换器主体的壳体(H)安装变频单元(IVU),该变频单元(IVU)具备:能够使马达(7)变速的变频器(8)、经由变频器(8)控制马达(7)的动作的变频控制部(51)、以及收纳变频器(8)和变频控制部(51)的外壳(52),在壳体(H)形成开口部(h),利用借助由风扇装置(3)形成的负压通过开口部(h)被吸入到热交换器主体内的空气的流动,对变频单元(IVU)进行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特别是涉及冷却塔或者散热器(radiator)等的风冷式或者水冷式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用于对空调设备、机械设备(plant)等中使用的液体(例如,冷却水)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中,使用冷却塔或者散热器等的热交换器。这样的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器主体、向该热交换器主体导入液体的导入管、从热交换器主体排出液体的排水管、以及用于向热交换器主体的内部导入外部空气的风扇装置。风扇装置具有:马达、和与该马达的旋转轴连结的风扇,通过马达使风扇旋转,由此向热交换器主体的内部导入空气。从导入管导入到热交换器主体的液体,与导入到该热交换器主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被冷却。冷却后的液体从热交换器主体通过排水管而被排出。导入到热交换器主体的内部而与液体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通过风扇装置而从热交换器主体排出。
公知一种具备风扇装置的热交换器,该风扇装置具有能够使风扇马达变速的变频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由变频装置控制冷却塔的风扇马达的旋转速度的技术。构成变频装置的变频电路通常由开关元件及其周边电路构成,变频装置需要对包括开关元件的主电路的开关时产生的热进行冷却,变频装置利用冷却用风扇、散热器(heat sink)等对这些热进行冷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40690号公报
如上所述,变频装置为了对包括开关元件的电路的开关时产生的热进行冷却,而利用冷却用风扇进行冷却。冷却塔以及变频装置大多设置于室外,在设置于受日光直射的场所的情况下,变频装置成为高温,从而有可能成为故障的原因。另外,为了不使变频装置因高温而发生故障,将变频装置与控制冷却塔系统整体的控制装置一起设置于控制板,利用风扇对控制板进行风冷等而进一步消耗电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利用通过冷却塔或者散热器等热交换器所具备的风扇的驱动所产生的空气的流动,对变频装置(变频单元)进行风冷,由此能够去除变频装置用的风冷用风扇或者设置有变频装置的控制板用的风冷用风扇,并且能够不使用多余的设备以及电力而对变频装置进行冷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备:热交换器主体,其在液体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风扇装置,其具有马达和风扇,用于向所述热交换器主体导入空气,所述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主体的壳体安装变频单元,该变频单元具备:能够使所述马达变速的变频器、经由该变频器控制所述马达的动作的变频控制部、以及收纳所述变频器和所述变频控制部的外壳,在所述壳体形成开口部,利用空气的流动对所述变频单元进行冷却,该空气的流动是借助由所述风扇装置形成的负压而通过所述开口部被吸入到所述热交换器主体内的空气的流动。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将所述变频单元安装于所述壳体的顶板或者侧板。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将所述变频单元经由管道安装于所述壳体的顶板或者侧板。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形成于将所述变频单元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安装部或者该安装部附近。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的流动形成于所述变频单元的外壳的周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未经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4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炼焦炉顶立火道模块化提盖测温装置
- 下一篇:换热系统及换热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