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设备故障的诊断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5400.0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6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山;贺鹏;田秦;管小亮;邵帅;吕芳洲;夏立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因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D21/02;G08C17/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传感器 设备 故障 诊断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设备故障的诊断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客户端、无线传感器、云服务器;无线传感器用于对被测设备的不同测量位置进行测量,获得测量数据;云服务器用于存储多个设备模版、用户数据以及专业知识;客户端分别与云服务器及无线传感器连接,用于从云服务器上获取设定的设备模版,控制无线传感器对被测设备进行测量;接收测量数并据根据测量数据生成被测设备不同测量位置的实际故障图谱,对实际故障图谱与根据模板结合被测设备信息生成的标准故障图谱对比和分析得出被测设备的故障类型。采用本发明的诊断系统及方法能够对设备直接测量,实时将测量的信息向外界发送,提高信息向外传输时的准确性以及远程协助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故障诊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设备故障的诊断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设备的正常运转,关系着设备能否安全、高效的长期运行,也是整个企业正常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对设备进行检测和故障诊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设备检测及故障诊断,可以提早检查出设备问题,避免机械设备出现事故停机,从而减少停机损失,提高人员的作业安全。
传统的设备测量及诊断分析手段是:使用一款专用的振动采集器与传感器连接,通过采集设备振动信号,并进行状态值、时域波形和频谱分析,确定设备的故障原因,制定对应的维修策略。但是传统的设备测量及诊断分析手段存在以下问题:
传统仪器在进行数据测量前需要根据设备结构和参数制定并配置测量方案,测量完成后需要分析状态值及图谱数据;此过程不仅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而且操作步骤繁琐,所以传统仪器的受众人群少;
设备检测及故障诊断分析除需要测量数据外还需要记录设备运行工况,传统仪器文字输入方式困难,不便于设备运行工况的记录;
当用户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需要求助专家时,一方面,不具备行业专家资源;另一方面,不能直接完成测量方案、被测设备信息、测量数据的沟通交互,而是要借助于电话、社交软件的沟通形式,对这些信息难以进行汇总描述,效率低下。当用户需要与他人分享沟通时,由于传统仪器上不能安装社交软件,所以需要将信息导出到电脑或者通过拍照的方式将信息转述一遍,再通过社交软件或者电话将信息分享出去,此操作步骤繁琐、信息零散且容易缺失;
现场使用需配备单独的磁座与传感器连接,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单台仪器价格昂贵,且数据查看和分析受限于仪器性能及屏幕大小,仪器的信号处理往往采用模拟电路实现,优化和升级困难,仪器的操作说明、检测诊断专业知识的培训,往往采用纸质说明书的方式,或人工一次性授课的方式,用户短时间内往往难以理解,传统测量仪器用户必须在同一仪器上查看数据,而且不便于数据的保存和管理。
因此,目前传统的设备测量及诊断分析手段在测量设备之前要先确定测量信息,即:存在针对不同的被测设备如何进行测量,测量点在哪的问题,因此,传统的测量诊断手段只能在有专业人士在场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存在着受众人群少,信息向外界发送及时性低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向场外求助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设备故障的诊断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目前受众人群少,普通用户无法对设备进行测量,信息向外界发送的及时性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设备故障的诊断系统,包括:客户端、无线传感器、云服务器;
所述无线传感器用于对被测设备的不同测量位置进行测量,获得测量数据;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存储多个设备模板、用户数据以及用户发布的专业知识;所述专业知识包括机械设备基础知识、故障诊断基础知识、现场诊断案例、产品培训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因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因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5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