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23型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固相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3003.1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3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熊凯;周翔;顾冬生;张中彩;徐亚辉;刘耀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505;H01M4/525;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32223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523 型镍钴锰 三元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23型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固相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困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大量的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电池的需要日益提升,锂离子电池以绿色无污染、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锂离子正极材料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正极材料的研究有很多。其中由Goodenough首次提出的钴酸锂LCO正极材料,已经由Sony首先成功商业化,其优点是高比容量,高电压,低自放电以及良好的循环性能,主要缺点就是成本高,热稳定性差和高倍率、深循环的容量快速衰减;镍钴铝酸锂NCA目前已经商业化,其优点在于拥有较高的比容量,但是在国内其研究刚刚起步;锰酸锂LMO稳定性和成本是有优势,但是循环性能较差。
镍钴锰酸锂NMC是如今锂离子电池研究的一大热点,其优点在于成本低,仅相当于钴酸锂的1/4且更加环保,安全工作温度可以达到170 ℃,安全性更好,除此外电池循环性能寿命大大延长。现市场主要是LiNi0.5Co0.2Mn0.3O2,LiNi0.33Co0.33Mn0.33O2,LiNi0.8Co0.1Mn0.1O2三元正极材料。不同的制备方法导致所制备的材料在结构、粒子的形貌、比表面积和电化学性质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各方法制备的523型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LiNi0.5Co0.2Mn0.3O2)正常0.2C克容量在160 mAh/g左右,循环1000次容量衰减达到5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523型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LiNi0.5Co0.2Mn0.3O2)固相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靠,成本低廉,得到三元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在3.0V-4.2V的平台,0.2C克容量可以达到178 mAh/g,1C循环1000次容量衰减低于15%。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523型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固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混料:取三元前驱体Ni0.5Co0.2Mn0.3(OH)2和碳酸锂作为原料,锂和镍钴锰金属总量摩尔比为1.01~1.09:1,采用高速球磨机干法混料,球磨速度控制在200~300 r/min,球磨时间为2~3 h,使得锂、镍钴锰均匀混合;
b. 一次烧结:将混合均匀的生料使用马弗炉分阶段烧结,第一阶段烧结,温度400~600 ℃,烧结4~6 h;第二阶段烧结,烧结温度850~950 ℃,烧结10~16 h;烧结完成后降至室温;
c. 包覆:将一次烧结得到的料粉碎、过筛,并掺入纳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锡作为包覆剂,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锡使用量分别是三元前驱体Ni0.5Co0.2Mn0.3(OH)2重量的0.1%~0.8%,采用转速800~1200 r/min的机械融合机包覆;
d. 二次烧结:包覆完成后,将料放进马弗炉二次烧结,温度在500~600 ℃,烧结2~3 h,烧完冷却至室温;
e. 烧结后处理:烧结完成以后,及时收料,在温度20~25 ℃且湿度小于25%的干燥房内进行破碎、粉碎处理,粉碎完以后进行混合、过筛、除铁、热封包装。
本发明还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制备而成的一种523型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未经淮安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3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