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地球互通的多星球互联的网络技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1232.1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9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艾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朝君 |
主分类号: | G06F16/958 | 分类号: | G06F16/958;G06F16/9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星球 数据储存 地球数据 数据独立 数据同步 网络技术 自定义 互动 互通 互联 数据储存模块 关键字信息 编程语言 表现形式 程序语言 共享数据 开发语言 控制中心 数据平台 搜索引擎 地球 共享 推送 火星 金星 编译 访问 分析 统一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与地球互通的多星球互联的网络技术方法,通过代码逐个分析编程语言的关键字,进行组合,混合代码,然后统一编译成可运行的程序语言,实现每个星球自定义开发语言,运行成每个单体星球数据独立单体星球部分数据同步共享与地球数据同步互动的技术的表现形式。通过与地球互通的多星球互联的网络技术系统,能让各星球在0.01秒内访问到所有其他星球之间的共享数据;通过火星数据储存,土星数据储存,水星数据储存,木星数据储存,金星数据储存,其它其他星球数据储存模块控制中心进行自定义针对与搜索引擎以及其它星球数据平台进行快速推送关键字信息,实现每个单体星球数据独立单体星球部分数据同步共享与地球数据同步互动的功能。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星球网络系统设计领域,提出了一种与地球互通的多星球互联的网络技术方法。
2.背景技术
人类对外星球探索可以说是意义深远,首先它能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对天文学、宇宙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想科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对于外星球的探索也是对我们科学技术的考验,它依赖并刺激了一大批高技术的发展,也依赖并刺激了管理科学的巨大进步。将政府、企业、科研、大学综合成一体,密切了科学、技术、和生产这三者的关系,发展了所谓的“大科学”,使科学技术事业社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同时,探索宇宙航天技术引发了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空间产业宇宙的资源可以说是极为丰富的。宇宙资源主要包括高度资源、高真空度资源、高洁净度资源、微重力资源、太阳能资源、超低温资源、月球及其它星球资源等等,可以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提供广阔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人们利用宇宙空间这个特殊环境,通过人造卫星可从远距离观测地球,迅速、大量的掌握地球的各种信息。从20世纪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到“勇气”号顺利登陆火星;从2003年初“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到“猎兔犬2”号火星登陆器最终与地球失去联系,无论成功与失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外星球的探索。从太阳系范围来说,在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天体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类木行星和彗星上,有丰富的氢能资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全球化阶段,跨入所谓的“网络经济”或“知识经济”时代。但是由于地球与外星球相隔遥远,受制于外星球无法提供人类生活所必须的生存条件,以及科学空间技术的落后,星球之间无法便捷的来去,所以各星球之间的信息数据互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然而,现在的星球之间的信息互通存在以下问题:
1:现在几乎所有星球的信息数据,都是依靠地球从外星球采集后储存在地球,信息基本都是以前时间段的数据,无法获得外星球的及时信息数据。
2:同时由于现有各星球的所有数据都储存于地球,各星球之间仍然是信息孤岛,无法实现各星球之间的信息互通。
3.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现提出一种与地球互通的多星球互联的网络技术方法,能够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与地球互通的多星球互联的网络技术系统,能让各星球在0.01秒内访问到所有其他星球之间的共享数据。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火星信息数据,土星信息数据,水星信息数据,木星信息数据,金星信息数据,其它其他星球信息数据互联互通的网络技术,通过代码逐个分析编程语言的关键字,进行组合,混合代码,然后统一编译成可运行的程序语言,实现每个星球自定义开发语言,运行成每个单体星球数据独立单体星球部分数据同步共享与地球数据同步互动的技术的表现形式;最终生成IE浏览器能识别的标记型(HTML)代码段;网站开发者或者网站使用者通过自己熟悉的网站或者其它开发编程语言进行编写各星球的独立信息数据,通过混合编译器最终编译生成IE浏览器,能识别HTML代码段并展示给最终网站访问者。
进一步地,所述编程语言为以下语言中的一种或多种:VB,C#,HTML,JAVA,PH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朝君,未经艾朝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1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