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爆炸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3276.X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3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贺国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国盛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A01K83/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5 | 代理人: | 龙腾,黄丽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爆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鱼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爆炸钩。
背景技术
爆炸钩又称炸弹钩、集团钩。目前国内钓者广泛使用的爆炸钩最早由日本进口而来,它的中间固定系着有一只金属弹簧,金属弹簧的作用主要是固定和承托饵料,起稳固作用,金属弹簧的下方还有一枚尾钩,鱼饵入水溶解后,尾钩会被埋在饵料里(当然其他侧钩也有极大几率会埋在饵料内),鱼儿前来吸食饵料时,很容易将钩吸入,故上鱼率高。此外,对于鱼儿吸入侧钩的情况,尾钩的另一个作用是在鱼儿上钩后挣扎时对鱼起固定作用,鱼儿在拼命挣扎折腾中,尾钩和其他侧钩很容易刺入鱼体其他部位,使得鱼难以逃脱,在垂钓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一条鱼体上挂有几枚钓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521024513.2”公开了一种非常典型结构的爆炸钩,该爆炸钩相比市售产品的改进之处主要在鱼钩的下方还设置了饵钩,并在侧钩(即文献中所述的第二鱼钩)外套设荧光护线管。该爆炸钩市售产品一样,同样在钩组的中间通过绳线固定系着一只金属塔簧。这种结构的爆炸钩在上饵时通过人手将饵料捏紧在金属塔簧上,为避免投饵时饵料散开,需要人手用力将饵料捏成团,一般来说,捏一团饵料通常需要耗费1-2分钟,为提高团饵制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人们开始使用饵料成型器制作鱼饵。现有结构的爆炸钩在采用饵料成型器制作鱼饵时,每次都需要先将其顶端的连接件(即吊环挂扣,在文献中附图标记为“1”)从钓线上取下,然后将金属塔簧置于饵料成型模具中,再通过饵料成型器将饵料压制成型并包裹住金属塔簧,最后将包裹好饵料的爆炸钩再通过吊环挂扣与钓线连接。市售的爆炸钩在实际使用时均存在以下缺陷:1、每次换饵都需要拆、挂吊环挂扣,为防止鱼钩脱落,这类吊环挂扣通常弹力较大,拆、挂过程费时费力,大部分钓者因长期拆挂吊环挂扣,在其指甲尖上形成了一个个的凹坑。2、只能临时现做团饵(业内将捏/压制成团的爆炸钩钓饵称为团饵),不能使用预先做好的空心团饵(在本发明中,将中部带有穿线通孔的团饵称为空心团饵,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市售的鱼饵中仅有颗粒型的空心鱼饵,而无空心团饵出售),换饵效率较低。为提高换饵效率,人们通常会准备多组用于更换的爆炸钩,在等待鱼儿上钩的时间里,利用饵料成型器给用于更换的爆炸钩包裹好饵料,以作备用,这样操作虽然能够提高后续换饵效率,但是外出钓鱼时需要携带的钩组数量翻倍,负重量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爆炸钩,该爆炸钩可以使用预先做好的空心团饵,不额外增加钩组数量及负重,并且在换饵过程中无需拆装连接钓线的吊环挂扣,操作更轻松、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爆炸钩,包括尾钩、多个侧钩、用于将整个爆炸钩与钓竿上的钓线连接的连接件、用于连接尾钩的第一绳线以及多根用于连接侧钩的第二绳线,所述第一绳线、第二绳线与连接件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第一绳线包括上段绳线和下段绳线,所述上段绳线和下段绳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段绳线的顶端与连接件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下段绳线的末端连接尾钩,所述下段绳线或上段绳线上还连接有用于挡住空心团饵以防止其往下移动的阻挡限位部件,将所述上段绳线和下段绳线的连接处拆开后,可对应从所述上段绳线上取下空心团饵或将空心团饵装到上段绳线上。
其中,所述阻挡限位部件为系在上段绳线末端的横杆,所述下段绳线的顶端设有用于与横杆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套环,将所述横杆纵向摆放后可用其带着上段绳线穿过套环,所述横杆从套环中穿出并横向摆放后,所述横杆挂住套环,从而实现所述下段绳线与上段绳线连接。
或者,所述阻挡限位部件为系在下段绳线顶端的横杆,所述上段绳线的末端设有用于与横杆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套环,将所述横杆纵向摆放后可用其带着下段绳线穿过套环,所述横杆从套环中穿出并横向摆放后,所述横杆挂住套环,从而实现所述下段绳线与上段绳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段绳线外部套设有用于辅助其穿过空心团饵上穿线通孔的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与连接件之间还设有分钩器,所述分钩器轴向开设有过线孔,所述上段绳线的顶端从过线孔中往上穿出并与连接件相连,所述分钩器可沿上段绳线被来回拖动,所述分钩器的侧壁上还间隔开设有多个分线孔,所述分线孔与过线孔连通,所述第二绳线的顶端经分线孔穿入过线孔,再经过线孔往上穿出并与连接件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国盛,未经贺国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3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