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针静电纺丝装置及其纺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2908.0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8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林童;颜贵龙;牛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峰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张勤绘 |
地址: | 475099 河南省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静电 纺丝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一种新型无针静电纺丝装置及其纺丝方法,包括有纺丝液储存单元、纺丝形成单元及纺丝收集单元,所述纺丝形成单元包括有纺丝液容腔、带电电极、纺丝狭缝、中介电极及气流通道;所述收集单元包括有收集电极板;在所述的带电电极与收集电极板之间形成第一静电场;在所述的带电电极与中介电极之间形成第二静电场;所述纺丝液容腔中的纺丝液在第二静电场的作用下、经由纺丝狭缝喷出纺丝纤维,所述纺丝纤维在气流通道的引导及第一静电场的作用下,收集到收集电极板。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无针静电纺丝装置及其纺丝方法,可提供一种均匀性高、产量更多、射程更远、纤维直径更细的静电纺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静电纺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针静电纺丝装置及其纺丝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纤维通常是指直径小于1000nm的超细纤维。相对于普通的纤维,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优点,在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制备纳米纤维常用的技术,适用范围广泛,操作简单,工艺可控。静电纺丝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置于高压静电场中的聚合物液滴会形成泰勒锥,当电场力足够大,液滴可克服表面张力从泰勒锥锥尖喷射并形成射流,射流在静电场力、粘滞阻力、表面张力等作用下不断细化,最终落在纤维收集电极上形成纳米纤维。传统的静电纺丝技术主要是以空心针头作为喷丝头,其纺丝生产能力有限,每个喷丝针头只能产生一根聚合物喷丝,每个针每小时生产纤维量小于300毫克。低下的纳米纤维生产效率极大地限制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工业化进程。
一种常用的提高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产量的方法是运用多个针头。由于单个针头的纤维产量极低,导致要生产达到市场需求克重的纳米纤维,须排列大量的针头。然而不同的针头之间存在着电场干扰,限制了它们的最小间距,增大了设备空间成本。同时,聚合物的沉积物或者杂质容易堵塞针头,因此纺丝过程的持续运作需要频繁地清理针头,使纳米纤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受到影响。为了增加静电纺丝的生产效率,多种无针式纺丝头被引入。Formhals(美国专利US1975504)使用锯齿状的转轮作为纳米纤维的发生器,制备得到了纤维素纤维以及醋酸纤维素纤维,并设计了干法和湿法纺丝的纤维收集电极。Reneker等(国际专利WO2000022207)使用一种特殊的环形柱状体作为纤维的发生器,在该装置中,聚合物纺丝液首先被挤压到环形柱状体末端,然后中心通过气流使纺丝液形成薄膜,薄膜进入电场被进一步拉伸形成纺丝射流。Lucas等(国际专利WO2005024101)使用一个导电的圆柱体作为纤维的发生器,在此装置中,导电圆柱体的一部分浸没在聚合物纺丝液中,通过旋转该圆柱体使纺丝液体进入到电场中,大量的射流在圆柱体表面形成,最后可在收集器上得到纳米纤维。在此基础上,PETRAS等(国际专利WO2006131081)将导电圆柱体替换为一系列复杂的导电旋转体,与Lucas等人的专利相似,纺丝液体也在其表面形成射流。Lin等(国际专利WO2010043002)公开了一种无针静电纺纱装置,包括局部浸没在聚合物溶液容器内的螺旋线形纺丝电极(或喷丝头)。对电极处于离螺旋电极一定距离的收集器上。容器中的聚合物溶液在螺旋线圈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进入纺丝电极和接收电极之间电场中。
当电极之间的静电场强度足够大可以将溶液拉进泰勒锥时,在线圈表面一些点处形成纳米纤维。纳米纤维堆积在收集器表面,形成非织纳米纤维毡。
上述多种静电纺丝装置均采用开放式的体系,聚合物纺丝液的表面暴露在空气中,造成大量溶剂挥发。随着纺丝过程进行,溶液浓度会越来越大,纤维也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越来越粗。因而影响纳米纤维生产的稳定性。同时,上述静电纺丝装置均需要较高的电压以保证较大的电场强度,但高电压容易引起放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申请号为201410022675.6的中国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无针头式静电纺丝装置”,由喷丝头、接收电极、高压电源、储存聚合物溶液的溶液罐、废液槽、基材及其卷绕系统等组成,或者由喷丝头、接收电极、高压电源、储存聚合物熔融体的储液罐、废液槽、基材及其卷绕系统,以及加热装置及其电加热控制装置等组成。其喷丝头采用狭缝型喷丝头;由左、右半片喷丝头紧密贴合通过螺纹联接件紧固一体构成;或者由左、右两片喷丝头构件与夹在二者之间的均流栅栅板夹片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峰,未经林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2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丝组件
- 下一篇:一步法制备三层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