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多级袋式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2080.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6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单素梅;朱彦加;朱靓靓;吴健健;张瑜;李素英;付译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灵氟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244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多级 除尘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多级袋式除尘器,包括一级除尘室和二级除尘室;一级除尘室的一端设置有除尘室入口,另一端连通二级除尘室;其中一级除尘室的内径大于除尘室入口的内径,二级除尘室的内径大于一级除尘室的内径;一级除尘室内部由一个以上的除尘通道组成,除尘通道沿中心轴设置不连续隔板,相邻不连续隔板之间沿除尘通道截面方向设置第一除尘网;二级除尘室上设置有通风孔,二级除尘室外壁设置可拆卸的第二除尘网;第一除尘网为纤维滤网,其上有涂碳层,第一除尘网两侧设置有与电源连接的连接头。本发明提供的多级袋式除尘器,通过一级除尘与二级除尘的协同配合,极大提升了除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除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多级袋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是除尘器中的一种除尘器设备,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地,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其成本低、后期的维护简单,适用于食品、粮食、医药、建材、化工等多行业含尘气体的气尘分离,经袋式除尘器过滤装置中的过滤元件过滤后的清洁空气排出机外。目前工业中常用的袋式除尘器在除尘过程中,由于气流的不断通过,气流中不同粒径的尘粒过滤留在袋式除尘器的滤袋上,很容易产生堵塞,进而导致了除尘周期不长,堵塞产生的灰尘沉积后难以去除干净,同时滤袋的机械性能不强,除尘过程中尤其是在长期的高温环境除尘过程中很容易老化,导致除尘效果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业多级袋式除尘器,通过多级协同除灰提升除灰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多级袋式除尘器,包括一级除尘室和二级除尘室;一级除尘室的一端设置有除尘室入口,另一端连通二级除尘室;其中一级除尘室的内径大于除尘室入口的内径,二级除尘室的内径大于一级除尘室的内径;一级除尘室内部由一个以上的除尘通道组成,除尘通道沿中心轴设置不连续隔板,相邻不连续隔板之间沿除尘通道截面方向设置第一除尘网;二级除尘室上设置有通风孔,二级除尘室外壁设置可拆卸的第二除尘网;第一除尘网为纤维滤网,其上有涂碳层,第一除尘网两侧设置有与电源连接的连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业多级袋式除尘器,第一除尘网的长度小于除尘通道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业多级袋式除尘器,第一除尘网可拆卸设置于转轴上,可沿转轴向左或向右进行45°以内的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业多级袋式除尘器,一级除尘室的内径为除尘室入口内径的3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业多级袋式除尘器,二级除尘室的内径为一级除尘室内径的2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业多级袋式除尘器,一级除尘室顶部设置有顶盖,底部设置除尘收集仓。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业多级袋式除尘器,第一除尘网为塑料纤维滤网,其上的涂碳层采用浸涂的方式进行涂覆,具体如下:将以重量份计的碳粉10-20份分散于200-300份溶剂中,然后加入聚氧乙烯脂肪酸酯1-2份,搅拌混合,再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加入二异氰酸酯3-7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0.2-0.5份,酚醛树脂3-5份和苯乙烯2-4份,搅拌混合得到浸涂混合液,然后将纤维滤网浸入以上浸涂混合液中,30-40℃条件下反应100-150分钟,再加入二氧化硅3-5份,然后升温至60-70℃,反应200-300分钟,降至室温,将纤维滤网取出,烘干,得到涂覆碳层后的纤维滤网。
更进一步地,以上所述溶剂可以为二甲苯、正丁醇或异丁醇中的一种;所述二氧化硅可以为纳米二氧化硅;所述烘干的温度为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灵氟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灵氟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2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