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模态交互传感阵列芯片制造与信息获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8999.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2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波;石吉勇;黄晓玮;李志华;张文;徐艺伟;胡雪桃;翟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G01N21/31;G01N21/35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交互 传感 阵列 芯片 制造 信息 获取 方法 | ||
1.一种双模态交互传感阵列芯片制造与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首先,通过碳纳米管作为介质将不同色素类化合物固定在金叉指电极上组成传感阵列芯片;
其次,同时获取该芯片与化合物反应的光信号和电信号两种模态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态交互传感阵列芯片制造与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素类化合物包括:卟啉类化合物、金属卟啉类化合物、pH指示剂、扩环卟啉类化合物,以及卟啉囊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态交互传感阵列芯片制造与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叉指电极间距从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态交互传感阵列芯片制造与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叉指电极叉指数从几个到几千个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态交互传感阵列芯片制造与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阵列芯片其每个敏感点上的色素均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态交互传感阵列芯片制造与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信号包括阻抗、电位、介电常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模态交互传感阵列芯片制造与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通过碳纳米管修饰的金叉指电极获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态交互传感阵列芯片制造与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信号包括光谱、颜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模态交互传感阵列芯片制造与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信号通过光纤光谱方法或者多光谱图像法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89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